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洪泽湖地区麦稻两熟农田及杨树林地降雨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洪泽湖地区麦稻两熟农田及杨树林地降雨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摘要

农业氮磷养分流失已经成为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究和比较麦稻两熟农田和杨树林地氮磷流失对地下水的影响,本文在洪泽湖河湖交汇区设置农田和杨树林监测小区和监测井,进行了为期1 年的地表养分流失和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 1)林地雨前雨后表层土壤含水量均小于麦田,麦田土壤含水量较雨前平均提高8.95%,林地提高4.05%。2)麦田和杨树林地表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及有效磷流失总量分别为63.53 mg·kg^-1、5.61 mg·kg^-1 及57.43 mg·kg^-1 和16.78 mg·kg^-1、2.45 mg·kg^-1 及0.73 mg·kg^-1,稻季田面水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磷和颗粒态磷流失总量为8.32 mg·L^-1、27.44 mg·L^-1、2.39 mg·L^-1 和2.99 mg·L^-1,监测期内杨树林氮磷流失总量明显低于农田。3)农田表层养分流失量与降雨量存在密切关系,基本随降雨量增大呈对数增长,而杨树林几乎不受降雨影响。4)农田产生径流的理论最小降雨量(麦田: 3.3 mm;稻田: 4.2 mm)远小于杨树林地(22.8 mm),麦田铵态氮、正磷酸盐浓度,稻田和杨树林地总氮、硝态氮、铵态氮、总磷、可溶性磷、正磷酸盐浓度与降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5)农田径流中养分浓度与地下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杨树林地地下水氮磷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与径流中养分浓度无明显相关性。与农田相比,林地能够更好地控制径流养分流失,缓解地下水污染,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年第7期|P.1097-1104|共8页
  • 作者单位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3]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洪泽223100;

    [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37;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3]江苏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洪泽223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下水;
  •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农田; 林地; 氮磷流失; 地下水污染; 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