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微进化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及耐药性的影响研究

微进化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及耐药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体内微进化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阿萨希毛孢子菌标准株源自荷兰真菌多态性保藏中心, 阿萨希毛孢子菌原代株TO(氟康唑敏感)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1例毛孢子菌病的临床分离株, 进化株TEVO(氟康唑耐药)在该患者2014年复诊时分离。体外构建上述菌株的生物膜, 使用四甲基氮盐(XTT)还原法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评估生物膜生长动力学并测定生物膜厚度;体外测定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对不同生长阶段生物膜的最低抑菌浓度(SMIC), 评估生物膜的耐药性。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Hartley检验对数据进行方差同质性检验, 若方差齐, 选用LSD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 若方差不齐, 选用Tamhane′T2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黏附(0 h)及形成阶段(4 ~ 24 h), 进化株TEVO代谢活性最弱(F黏附 = 35.705, P & 0.001;F形成 = 15.042, P & 0.001)。而黏附后第48小时生物膜成熟, 此时生物膜代谢活性最弱的菌株为TO株(F = 10.985, P & 0.001)。生物膜厚度测量结果显示, 成熟阶段TEVO株生物膜厚度[(26.1 ± 1.18)μm]大于TO株[(22.8 ± 1.73)μm, P = 0.001], 但小于标准株[(29.5 ± 1.28)μm, P = 0.001]。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 在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黏附及形成阶段, 唑类抗真菌药物对TEVO株的SMIC值大于TO株;生物膜成熟阶段, 3株菌生物膜的SMIC值均大于1 024 mg/L。结论在宿主内环境和抗真菌药物的双重压力下, 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相关表型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并增强了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