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纵行黑甲良恶性鉴别诊断相关因素分析

纵行黑甲良恶性鉴别诊断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根据纵行黑甲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易于获得的量化临床指标,探索判断纵行黑甲良恶性质及其切除必要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一2010年甲下恶性黑素瘤病例28例,2005—2010年良性纵行黑甲病例62例。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纵行黑甲宽度、发病部位等,总结良恶性纵行黑甲临床特征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ROC方法探索可用于鉴别纵行黑甲良恶性质的临床指标。结果良性纵行黑甲与甲下恶性黑素瘤的确诊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3.0岁与52.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1.0岁与48.0岁;黑斑宽度中位数分别为3.0 mm与15.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累及拇指及拇趾的甲下恶性黑素瘤占所有甲下恶性黑素瘤的77.8%,累及拇指及拇趾的良性纵行黑甲占所有良性纵行黑甲的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与ROC方法评价,发病年龄、确诊年龄及黑甲宽度对甲下恶性黑素瘤与良性纵行黑甲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结论不是所有纵行黑甲一经发现就需立即实施有创诊治。发病年龄、确诊年龄、黑甲宽度及发病部位在良恶性纵行黑甲鉴别中有显著意义,且有可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指导临床诊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