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广西早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研究

广西早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市梅毒螺旋体(Tp)的基因分型状况。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广西性病门诊收集疑似早期梅毒患者300例, 采集皮损处组织液, 用镀银染色法检测梅毒螺旋体, 同时采用PCR扩增Tp polA基因, 进行早期梅毒的诊断。对早期梅毒确诊病例进行Tp的arp基因60个碱基对重复序列的数目、tprⅡ基因MseⅠ酶切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型别和tp0548基因序列的型别进行鉴别, 依据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梅毒基因型。结果共确诊早期梅毒患者215例, 其中梅毒PCR检测出210例阳性, 检出率97.7%, 镀银染色法检测出105例阳性, 检出率48.8%, PCR法阳性率显著高于镀银染色法(χ2= 103.01, P & 0.05)。在PCR阳性标本中, 共190例可进行三基因完全分型, 总计分出17个基因型别, 14d/f有86例(45.3%), 具有绝对的流行优势, 其他亚型依次为15d/f(13.7%、26/190)、16d/f(11.6%、22/190)、17d/f(7.4%、14/190)、13d/f(6.8%、13/190)、10d/f(4.2%、8/190)、18d/f(1.6%、3/190)、16a/f(1.6%、3/190)、5d/f(1.1%、2/190)、7d/f(1.1%、2/190)、12d/f(1.1%、2/190)、16d/e(1.1%、2/190)、14a/f(1.1%、2/190)、9h/c(1.1%、2/190)、15l/f(0.5%、1/190)、25a/e(0.5%、1/190)、15i/f(0.5%、1/190)。结论广西早期梅毒患者的梅毒螺旋体基因型别具有多样性, 其中以14d/f型为优势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