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探针的设计和检测

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探针的设计和检测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菌斑内变异链球菌及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含量,分析变异链球菌及其毒力因子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①通过genbank数据库检索变异链球菌标准菌株UA159及spap和gtf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对所设计探针进行分析,之后进行探针的特异性检测;②选择50例成人牙菌斑常规厌氧培养加凝胶成像系统菌落自动计数;③利用设计的荧光探针结合流式细胞仪,对22例牙菌斑进行分选检测.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α=0.0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毒力因子(表面蛋白spap和葡糖基转移酶gtf)探针和变异链球菌特异性探针与变异链球菌标准株UA159和OMZ175特异性结合,与其他细菌则无结合;②常规培养方法检测发现菌斑内变异链球菌在总菌中的比例范围为20%-94%,有龋和无龋者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比例分别为5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ISH技术检测变异链球菌的比例范围为27%~67%,有龋和无龋者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比例分别为4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力因子spap在有龋和无龋菌斑中平均秩次为15.14和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f在有龋和无龋菌斑中平均秩次为14.93和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①本研究所设计的spfp、gtf探针具有较理想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能进一步应用于口腔变异链球菌FISH检测;②有龋者菌斑内含毒力因子变异链球菌在全菌中比例明显高于无龋者,为判断龋病发生的风险性提供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