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影响

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激发方式对小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的影响。方法模型组用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BalB/c小鼠,第0天、第7天、第14天腹腔注射致敏,从第28天开始分别给予不同次数和方式的激发。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包括三次滴鼻激发组、二次雾化20min激发组、三次雾化20min激发组、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每组12只。激发后48h采用整体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结果以增强的呼气间歇(enhanced pause,Penh)表示,测定肺功能后再用磷酸盐缓冲液对全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Penh%)和BALF中嗜酸粒细胞比例(EOS%)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次滴鼻激发组EOS%和Penh%显著高于其他雾化激发组(P<0.05),其中BALF中EOS%三次滴鼻激发组(46.30±4.55)%,与二次雾化20min激发组(31.19±12.84)%、三次雾化20min激发组(29.00±12.33)%、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37.08±8.44)%相比有显著差异,与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41.17±8.78)%无显著差异。三次滴鼻激发组PC100[(3.75±1.79)g/L]和三次雾化30min激发组[(5.94±3.27)g/L]、四次雾化20min激发组[(5.19±1.88)g/L]有显著差异(P<0.05)。三次滴鼻激发组激发过程中动物死亡2只,其余各组均无死亡。结论滴鼻和雾化激发均能成功建立哮喘模型,其中滴鼻激发建立的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升高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