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古代的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之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中国古代的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之二——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摘要

<正> 农业生产的丰歉受气象灾害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古代,生产水平较低,抗灾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更为突出。每当出现长期的或大范围的气象灾害,往往造成农业严重减产,带来饥馑和灾荒,经济破产,民不聊生。古书和县府志上常用“赤地千里”、“漂害人庶”、“父子相弃”、“路有饿殍”等加以形容。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悲惨局面。历史上严重的旱、涝、霜、冻等气象灾害往往是由于气候变迁或气候异常所引起的。相传“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据记载,西汉曾连年发生“方二、三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农业气象》 |1984年第3期|19-20|共2页
  • 作者

    陶毓汾;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