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在监控肝硬化结节演变和恶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在监控肝硬化结节演变和恶变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

cqvip: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多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一般认为,肝硬化结节(cirrhotic nodule,CN)、异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等一系列过程,最终演变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探讨超声造影在CN演变和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2007年3月—2017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9 55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选取定期超声随访的392例患者的551枚结节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诊断为标准,分析不同性质结节在超声造影灌注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结果:肝内551枚结节中确诊微小HCC(≤2 cm)55枚、DN 19枚和CN 477枚。常规超声显示,肝内CN、DN和HCC均以低回声多见,分别占61.6%(294/477)、78.9%(15/19)和67.3%(37/55)。超声造影显示,CN的造影特征以等-等-等的增强方式为主,占89.5%(427/477);DN的造影特征以低-等-等的增强方式最多见,占52.6%(10/19);微小HCC的造影特征则以高-等-等和高-等-低的增强方式最多见,占85.5%(47/55)。超声造影诊断CN、DN和HCC的准确率分别为93.3%、78.9%和85.5%。结论:超声造影灌注时相分析可客观地反映肝内CN、DN及微小HCC的不同灌注模式,应用超声造影定期监测肝硬化的结节,可及时预警和早期诊断微小HCC,改善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