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双低模式在中小体质指数患者肠系膜上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

双低模式在中小体质指数患者肠系膜上动脉CTA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低模式在中小体质指数患者肠系膜上动脉CTA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行肠系膜上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双低组),每组40例,分别行常规和双低方案扫描,常规组采用管电压120 kV、250 mA、320 mgI/mL碘佛醇,双低组采用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40~440 mA、270 mgI/mL碘克沙醇.两组造影剂总量均根据患者体重计算(1.0 mL/kg),注射速率为3.5 mL/s.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右肾动脉层面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竖脊肌CT值,计算肠系膜上动脉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灵敏度,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负荷,比较两组间不同指标的差异.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两组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比剂用量、左侧竖脊肌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扫描相比,双低组对比剂浓度、碘流率、总碘摄入量分别降低15.63%(50/320)、15.63%(175/1120)、15.98%(3.09/19.34);双低组肠系膜上动脉CT值、腹主动脉CT值分别提高43.03%(132.45/307.79)、47.12%(152.01/322.58);双低组噪声、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图像灵敏度(Figure of Merit,FOM)分别提高20.14%(9.65/47.92)、19.16%(1.23/6.42)、28.11%(1.47/5.23)、623.56%(11.91/1.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个性参数(性别比、年龄、体重、BMI)及扫描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低组CTDIvol(mGy)、DLP(mGy·cm)、ED(mSv)分别降低76.76%(11.43/14.89)、77.91%(599.82/769.81)、77.92%(9/11.55);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体质指数患者行肠系膜上动脉CTA时应用低射线剂量、低浓度对比剂的双低方案切实可行,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理想血管图像,且大幅降低受检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碘流率、减少总碘摄入量、降低肾毒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