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铅门跟随技术和铅门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铅门跟随技术和铅门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摘要

目的探究铅门跟随技术(Jaw Tracking Technique,JTT)和铅门固定技术(Static Jaw Technique,SJT)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3种治疗模式[动态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dIMRT)、静态IMRT(StaticIMRT,s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下采用两种铅门技术共设计出75组治疗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总剂量为50Gy下,比较两组治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出束时间。结果3种治疗技术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均能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3种治疗模式中JTT计划与SJT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适形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MRT组JTT计划的OAR剂量除膀胱V_(50)其他参数均显著低于SJT计划(P0.05)。dIMRT组和sIMRT组JTT计划的机器跳数显著高于SJT计划,当剂量率相同时dIMRT组JTT计划的出束时间较SJT计划显著增加(P0.05),但JTT计划的出束时间显著高于SJT计划(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运用JTT和SJT对靶区和OAR受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dIMRT和sIMRT组JTT能更好地降低OAR受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VMAT组JTT技术则无明显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