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着色芽生菌病继发皮肤鳞癌一例

着色芽生菌病继发皮肤鳞癌一例

         

摘要

cqvip:着色芽生菌病(CBM)是由暗色丝孢科的一组真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本病多因外伤后孢子植入皮肤内引起,病原菌为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病程缓慢,初起可局限于一侧肢体的某一部位,逐渐扩展,可累及整个肢体,亦可经淋巴和血行广泛播散。CBM好发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男性更常见。CBM发病部位及皮损表现形式多样,部位多见于四肢、臀部、面部及躯干,尤以下肢最为常见。皮损在早期通常为单发、孤立、表面光滑的丘疹。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演变为结节样、斑块样、肿瘤样、瘢痕样及疣样皮损,并有演变为鳞状细胞癌的可能。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7期|431-432|共2页
  • 作者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