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神经脓疡一例

         

摘要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其兄长14年前患“麻风”,判愈2年后自杀;2015年7月该患者因脱眉、手足浮肿半年就诊于乡卫生院,当地乡医和皮防所以“麻风疑似病例”转诊至我院。就诊时查体:面部呈浸润性损害,双侧耳垂肥厚,双眉大部分脱落,四肢散在色素斑,左侧大腿处见丘疹,双手、足轻度浮肿。双侧眶上神经粗(+),压痛(+);双侧耳大神经粗(+),无压痛,双侧尺神经粗(+),无压痛;双侧腓总神经粗(+),右侧压痛(+)。细菌检查BI 2.4,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见明显无浸润带,真皮条索状、团块状细胞聚集,见大量泡沫细胞、组织细胞,抗酸染色阳性。确诊为多菌型麻风(MB)。治疗方案:(1)按照MB-MDT方案[1]给予联合化疗药物口服;(2)抗神经炎药泼尼松40 mg每天口服。根据现代麻风病学要求,每月随访监测[2]。随访时发现:患者心理、行为异常,体检时不暴露真实体征,隐瞒、虚报或夸大病情;未规则服用泼尼松和联合化疗药物,且疑有“吸毒史”。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692-693|共2页
  • 作者

    高峡; 高俊; 陈亮; 胡权;

  • 作者单位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武汉,430030;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武汉,430030;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武汉,430030;

    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武汉,43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