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牛业科学》 >肉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因素

肉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繁殖状况、品种、体重等对肉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40头不同繁殖状况、品种、体重的肉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CIDR+第10天肌注PMSG+第11天肌注PGF_(2α)(埋栓Ⅰ组)、CIDR+第9天肌注PMSG+第11天肌注PGF_(2α)(埋栓Ⅱ组)、肌注PGF_(2α)+PMSG(PGF_(2α)组)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3种不同处理方法相比,PGF_(2α)组发情率为87.10%,埋栓Ⅰ组、Ⅱ组母牛发情率分别为97.83%、98.41%,显著高于PGF_(2α)组(P0.05);育成牛与经产牛发情时间相比,埋栓组12~24 h内出现发情症状的经产牛占比为27.27%,育成牛占比为60%,显著高于经产牛(P0.05),育成牛36 h内已全部发情;育成牛与经产牛整体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埋栓组经产牛受配率为93.81%,育成牛为80%,显著高于育成牛(P0.05)。[结论]综上,埋栓处理肉牛的同期发情效果更好,肌注PGF_(2α)+PMSG更经济实惠;育成牛发情时间较经产牛更早且更早结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