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产》 >对虾养殖技术之三 中国对虾增殖苗种池塘暂养技术探讨

对虾养殖技术之三 中国对虾增殖苗种池塘暂养技术探讨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障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黄渤海海域一直将中国对虾作为传统增殖放流品种,20年来累计放流中国对虾200亿尾,回捕对虾2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渔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对虾杆状病毒病也波及到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原因在于放流的对虾苗种不能从育苗车间直接放入大海而必须要经过一个池塘中间培育阶段,或者称作暂养阶段,而恰恰在中间培育的过程中虾苗往往会感染病毒病,造成全军覆没,无法向大海放流增殖虾苗,这种情况在胶东半岛时有发生,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巨大。2001年-2006年,我们一直从事中国对虾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为此整理归纳多年来暂养虾苗的经验和教训,供广大同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