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行政论坛》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中国实践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中国实践

         

摘要

有效实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推进公平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过度市场化,导致资本逻辑对公共服务的侵蚀.表现为政府缺位:履行公共职能不足,难以弥补市场缺陷;政府越位:赵俎代疱,建设性职能过度,服务性职能淡化;政府错位:服务异化,公共支出本未倒置.二是公共服务异化,导致了公共性价值的偏离.表现为“雪中不送炭”:公共服务的均等性不足,穷人可及性弱;“锦上再添花”:公共服务的层次超前,公共效用不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质上就在于“财政均等化”,要在财政上全部实行“国民待遇”.首先,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的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其次,要创新机制,重点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保障农村等弱势地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最后,要整合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化供给的格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