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缘中-新生代热演化史:来自沟后杂岩体及当家寺岩体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青海共和盆地东北缘中-新生代热演化史:来自沟后杂岩体及当家寺岩体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隆升初始的时间、位置多有争议.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的结合部,是研究盆-山耦合、构造热演化的理想位置.新近在盆地东北部发现了异常高温的干热岩体,其热源机制和经历的热历史过程是进一步地热藏开发的关键.本文对盆地东北缘青海南山和沟后杂岩体以及盆地内瓦里贡-过马营隆起的当家寺岩体进行了系统的低温热年代学分析,以追溯该区经历的热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和(U-Th)/He模拟结果显示,当家寺岩体和沟后杂岩体自三叠纪结晶以来,在侏罗纪-白垩纪,经历200~150Ma和135~100Ma两期快速冷却抬升,可能与羌塘地体和拉萨地体依次向北碰撞拼接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远程效应有关.裂变径迹和(U-Th)/He模拟结果显示,沟后杂岩体记录到晚中新世(15~5Ma)的快速冷却事件,而盆地东部当家寺岩体的样品未记录到该期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北倾的青海南山南缘逆冲断裂晚新生代再活动使得沟后杂岩体在新近纪晚期快速隆升造成,而当家寺岩体主要受右行走滑-逆冲的瓦里贡断裂的控制,并未发生该时期的快速冷却抬升事件.因此,青藏高原东北部差异隆升、热历史过程不仅受区域构造作用的控制,也明显受不同时期的活动断裂及古地貌的影响.共和盆地东北缘露头岩体热历史过程未见到明显的中新世以来的增热现象,与共和盆地内干热岩存在的增热特征不同.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21年第10期|3241-3260|共20页
  • 作者单位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 广州 511458;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 广州 511458;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西宁 810008;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克拉玛依 834000;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构造运动;
  • 关键词

    共和盆地; 青海南山; 中-新生代; (U-Th)/He定年;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差异隆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