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理学报》 >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演变特征与趋势预判

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演变特征与趋势预判

         

摘要

系统揭示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的多尺度特征演进规律并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优化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耕地景观细碎化的理论认知为基础,基于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集成泰尔指数、尺度方差及分解、马尔可夫链等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按照国家、农业区、省域、市域、县域5级尺度,深入探讨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的多尺度特征演进规律与尺度嵌套效应,并据此预测其长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的格局特征具备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细碎化指数在县域以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成梯状分布,在市域依托“胡焕庸线”形成东低西高的“双核心—环核群—带状区”分异格局,在省域则呈现由东向西、自东北至西南逐级提高的同心圆圈层式结构。研究期内县域、市域、省域、农业区尺度差异对中国耕地细碎化总体差异的平均贡献分别为84.87%、14.64%、0.31%、0.18%,尺度越小越能反映耕地细碎化的空间异质性。②1990—202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呈增强态势,但随时间推移增速减缓,并在2017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减弱态势。其中,2000—2010年是耕地细碎化发展最为剧烈的时期,在不同尺度下均呈现细碎度增长幅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涉及维度最多等特点。③近30年中国耕地景观细碎化总体表现为“东增西减”,但不同尺度下耕地细碎化时空演变的趋势、强度、范围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且农业资源禀赋优越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中东部、四川盆地等地区是耕地细碎化增强的高值集聚区。④耕地景观细碎化的长期演变将遵循由低向高渐次递增的发展过程,低、较低等级细碎度县域将大幅减少,较高、高等级的县域将明显增加,同时,邻域背景对耕地细碎化的发展演化发挥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