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稻虾种养系统水稻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稻虾种养系统水稻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

为了探明稻虾种养系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动态转化规律和潜在机制,基于稻田根际土壤有机碳的测定和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研究了水稻单作(MR)和稻虾种养(CR)两种模式在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根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比MR模式,CR模式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根际土壤总有机碳(TO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P<0.05)显著升高,抽穗期、成熟期易氧化有机碳(LOC)含量,以及分蘖期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显著增加,但抽穗期和成熟期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CR模式下的微生物群落与MR模式存在明显差异。CR模式抽穗期unclassified_Anaerolineaceae,以及分蘖期和抽穗期unclassified_Steroido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较MR模式分别显著增加了93.53%、120.85%和389.79%。代谢通路分析表明,CR模式水稻分蘖期原核生物的碳固定途径、甲烷代谢等代谢通路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R模式。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根际各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相关性,POC可能是影响稻虾系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