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研究》 >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

中、西、马哲的历史对比和当代会通

         

摘要

在中国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一种积淀着的历史性关系,它是在全球化开放世界的学术语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语境、中国各派哲学相互争鸣的批判语境中被讨论的.中、西、马哲之"异"是由历史环境之异、哲学旨趣之异、范畴体系之异构成的;中、西、马哲之"同"则包括研究问题之同、哲学观念之通、历史衔接之用这样三个层次.中、西、马哲在当代可以会通也必须会通,其途径是:三类哲学的研究者必须立足当代、结合实际、把握和反思各自的核心理念、学术品格,同时利用哲学的可解析性和可移位性,相互借鉴,推进其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既要通过文本解读、哲学史研究、实践总结,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和学说体系,又要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采取科学态度,肯定它们各自的历史地位,评价它们各自的原理、范畴,在比较中得到启发,在批判中吸取营养,进行科学的整合,借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促成它的进一步现代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