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研究》 >作为论证、争执、虚构与深度的现象学

作为论证、争执、虚构与深度的现象学

         

摘要

米歇尔·亨利的现象学要求在原初内在性和超越性之间做出区分,指出胡塞尔把内在性当做了超越性.亨利所说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之间的异质性区分,也即预先被给予的"对象性"和被规定了的、作为语言性的"对象"之间的异质性区分.正是由于胡塞尔把两者混同起来,因而他没有正确地阐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误解了他自己的工作.这个错误的一个表面症候就是:胡塞尔无法透彻地说明现象学直观和描述为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现象学描述作为先验描述,要实现从预先被给予的对象性到作为语言性的对象之间的异质性转换,而这又需要通过论证、争执和虚构等手段来达到.最终,现象学方法是以对存在的阐明为目标的研究方法,而存在本身是不透明的、多义的、具有深度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