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州学刊 》 >漫谈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

漫谈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

             

摘要

正 关于《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目前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症结,与如何对待书中的正统思想有关。本文拟就历来三国故事与正统思想的关系,进行一番探讨,这或许能为弄清楚《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提供一点有用情况。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晋朝史学家陈寿把这一时期的历史撰写成《三国志》时,以曹魏上承汉祚,尊为正统。裴松之注《三国志》,虽然增添了大量材料,但仍沿袭着陈寿的观点,以魏为正统。不过,东晋习凿齿编写《汉晋春秋》,却别立异议,尊蜀为正统。在唐代,史学家仍以魏为正统,而诗人之中却有人如杜甫便以蜀为帝。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南宋朱熹在《通鉴纲目》里又以蜀为正统。自此以后,元、明、清三代,无不从习凿齿,奉蜀为正统,吴魏皆为僭国。史学家的这种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的观点,对三国故事的思想倾向,无疑是发生过影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曲艺艺人、戏曲家和小说家都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从事编写和表演三国故事的。事实上,他们也是各有自己的褒贬原则。 炀帝……以三月上已日会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有……曹瞒浴谯水,击水蛟,…… 吴大帝临钓台,望乔玄,刘备乘马渡檀溪,……皆刻木为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