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6h】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代理获取

摘要

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对全球的金融监管框架及之前的监管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刻反思,2010年9月,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在巴塞尔协议Ⅱ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Ⅲ对原有协议的资本框架和资本充足率要求做出了全面的改善。在资本比率上,突出了普通股的关键性,及逆周期资本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防范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新标准,重新调整了银行业的经营杠杆比率,这一系列新举措将推动全球金融业开始新一轮的改革和资本需求的增长。
   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的最低充足率标准,它们分别为4.5%,6%和8%。二是明确逆周期资本和资本留存缓冲两个超额资本要求,它们分别是0-2.5%,2.5%。三是明确过渡期安排。自2019年开始,商业银行含留存收益的普通股的充足率最低达到7%,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达到8.5%,总资本充足率最低达到10.5%。
   本文首先回顾了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与原来的资本协议相比在监管方面的重大突破;通过研究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情况,可以发现短期内中国银行能够满足巴塞尔协议Ⅲ资本要求,但从长期来看,其资本的缺口依然很大。该资本缺口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将带来诸如信贷增速放缓、银行成本增加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等现象,尤其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为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融资管理和流动性、提高资本运作效率、重构银行资产负债表并调整银行的经营发展模式,以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冲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