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胶束及紫杉醇控制释放研究
【6h】

核交联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胶束及紫杉醇控制释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温敏性聚合物

1.2两亲性共聚物

1.3聚合物胶束

1.3.1聚合物胶束在药物控释领域的应用

1.3.2聚合物/药物胶束的制备

1.3.3聚合物/药物胶束理化性质

1.3.4温敏性聚合物胶束于药物控释领域的研究进展

1.3.5交联(SCK)胶束研究进展

1.4本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CL的合成

2.1主要药品及仪器

2.1.1主要药品

2.1.2主要仪器

2.2实验部分

2.2.1端羟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2.2.2端羟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的合成

2.2.3端丙烯酸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b-聚己内酯的合成

2.2.4表征

2.3结果与讨论

2.3.1分子结构表征

2.3.2 LCST的测定

2.3.3分子量的测定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胶束的制备以及载药行为的测定

3.1主要药品及仪器

3.1.1主要药品

3.1.2主要仪器

3.2紫杉醇载药胶束的制备

3.2.1直接溶解法

3.2.2透析袋法

3.2.3超声透析法

3.2.4预加水处理法

3.2.5核交联胶束的制备

3.3冻干粉的制备

3.4载药胶束的表征

3.4.1宏观观察

3.4.2 LCST的测定

3.4.3标准曲线的测定

3.4.4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3.4.5胶束粒径的测定

3.5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

3.6结果与讨论

3.6.1不同胶束制备方法的比较

3.6.2预加水超声法的预加水量的研究

3.6.3载药胶束的宏观观察

3.6.4载药胶束的LCST的研究

3.6.5载药胶束的粒径的研究

3.6.6不同链段长度的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

3.6.7相同链段长度在不同的温度下的释放行为

3.6.8不同交联度的载药胶束释放行为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高分子胶束粒径较小,一般不超过100nm,具有纳米材料的特性,是近几年正在发展的一类新型的药物载体,其载药范围广、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组织渗透性,体内滞留时间长,能使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点。而如何使其带有智能靶向性以及怎样减弱其初期爆发释放行为成为了最近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制备出了具有温度响应性的纳米胶束,并得到了具有不同核交联度的载药胶束,并对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本研究利用两步聚合法合成了含有带端羟基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亲水段和聚己内酯疏水段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CL。以巯基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调节巯基乙醇和单体的比例,以及NIPAAm和DMAAm的比例,可以做到对P(NIPAAm-co-DMAAm)的分子量和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的调控。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再利用其端羟基引发己内酯开环聚合。进一步用丙烯酰氯和该嵌段共聚物的端羟基反应,得到PCL链末端带有丙烯酰基官能团的嵌段共聚物。
   2、将端羟基和端丙烯酰基的P(NIPAAm-co-DMAAm)-b-PCL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胶束,经光引发交联后得到具有不同核交联密度的胶束。将疏水性药物紫杉醇载入上述胶束中,在37℃或43℃进行药物释放试验。结果表明,P(NIPAAm-co-DMAAm)-b-PCL嵌段共聚物胶束对紫杉醇的释放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PCL核交联程度对紫杉醇释放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核交联程度的提高,紫杉醇的释放速度减慢,而且,对初期的爆发释放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弱。
   生物可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NIPAAm-co-DMAAm)-b-PCL形成的核交联的温敏性高分子胶束低临界溶液温度约为42℃,具有较好的药物包覆及释放性能,有可能结合实体肿瘤的局部过热治疗,用于对肿瘤的靶向给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