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源枫香种子及苗期差异性分析研究
【6h】

不同种源枫香种子及苗期差异性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文献综述

1.1林木种源研究

1.2枫香的生物学特性

1.3枫香的遗传育种概况

1.4枫香的应用研究

2枫香野外调查及采样

2.1枫香的自然分布

2.2野外调查取样方法

2.3野外调查取样结果

3枫香种子的自然变异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4小结

4不同枫香种源种子萌发特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讨论

4.4小结

5枫香苗期性状变异及聚类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3讨论

5.4小结

6枫香叶片变色物质的作用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结果与分析

6.3讨论

6.4小结

7 结论

8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天然分布区内51个种源种子为试材,通过种子表型测量、种子萌发特性试验、苗期试验及变色期叶片色素变化分析,研究枫香不同种源种子的地理变异规律,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不同种源苗期的秋季叶色的变化过程叶片成分的变化,为枫香的种源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种源枫香种子表型性状变异非常丰富,多数变异来自于种源间。而种子千粒重、种子宽等性状表型分化系数<50%,以种源内变异为主。不同种源内变异差别明显,江西安福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高16.73%,福建建阳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1.48%。枫香多数种子表型性状在地理变化上是随机的,地理相近种源在表型上没有相关性联系。通过种子性状与海拔相关分析及种子实体观察,说明枫香种子长宽比可能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渐变。  (2)不同枫香种源种子发芽率存在南北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枫香种子的萌发率呈显著的下降。高温环境下枫香种子的萌发时间较短。盐浓度增加,枫香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正常幼苗率都呈下降趋势。盐浓度过高,种子失活不萌发。陕西宁强种源种子对低温和盐胁迫具有较高的耐受性。低温和较高盐浓度不同程度延长种子的发芽时间。盐胁迫对枫香幼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苗根部的破坏,NaCl浓度增加,须根减少,主根逐渐坏死。  (3)不同枫香种源苗期性状变异系数超过10%,株高变异系数最大23.37%,枫香苗期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间。苗期叶片总叶绿素、叶柄长、中裂宽和株高呈现西南至东北方向逐渐变小,形状因子和叶脉夹角呈现南北变异,花青素和叶片长宽比呈现东西变异。当欧式距离D=36.37时,枫香种源划分为A、B、C三类,株高A类群5.23 dm>B类群3.93 dm>C类群3.13 dm,三个类群间差异显著。  (4)不同枫香种源苗期的不同阶段叶片色素在种源经纬度上表现不同的变异模式。叶片变色时和变色后在种源间起主要作用的是花青素和pH值。不同种源叶片基本成分的含量达到相同水平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