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车用增压柴油机能量流与(火用)流分析及能效优化
【6h】

车用增压柴油机能量流与(火用)流分析及能效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紧缺现状

1.1.2 环境问题现状

1.2 高效内燃机的关键技术

1.2.1 柴油机喷射及配气技术

1.2.2 新型燃烧模式

1.2.3 燃烧室结构优化及可变压缩比技术

1.2.4 废气余能回收技术

1.2.5 新型热力循环

1.3 内燃机能量流及(火用)流

1.4 国内外内燃机的能量流及(火用)流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内燃机的能量流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内燃机的(火用)流研究现状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2章 研究平台的构建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平台的构建

2.1.1 研究用柴油机介绍

2.1.2 增压柴油机试验测控平台的构建

2.1.3 增压柴油机三维仿真模型构建与验证

2.1.4 增压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构建与验证

2.2 基于热力学定律的增压柴油机能量及(火用)分析方法

2.2.1 热力学分析模型

2.2.2 能量分析方法

2.2.3 (火用)分析方法

2.2.4 (火用)损失分析方法

2.3 能量及(火用)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用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分布特征

3.1 研究方案

3.2 热效率与(火用)效率分布特征

3.3 排气能量及排气(火用)分布特征

3.4 传热能量及传热(火用)分布特征

3.5 (火用)损失分布特征

3.6 边界参数对余能可用性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边界参数对车用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4.1 研究方案

4.2.1 进气温度对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的影响

4.2.2 能量及(火用)对进气温度的敏感程度分析

4.2.3 进气温度对能量及(火用)变化历程的影响

4.2.4 进气温度对缸内(火用)损失的影响

4.3 冷却液温度对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4.3.1 冷却液温度对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的影响

4.3.2 能量及(火用)对冷却液温度的敏感程度分析

4.3.3 冷却液温度对能量及(火用)变化历程的影响

4.3.4 冷却液温度对缸内(火用)损失的影响

4.4 EGR率对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4.4.2 EGR率对能量及(火用)变化历程的影响

4.4.3 EGR率对缸内(火用)损失的影响

4.5 喷射正时对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4.5.1 喷射正时对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的影响

4.5.2 能量及(火用)对喷射正时的敏感程度分析

4.5.3 喷射正时对能量及(火用)变化历程的影响

4.5.4 喷射正时对缸内(火用)损失的影响

4.6 喷射压力对增压柴油机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4.6.1 喷射压力对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的影响

4.6.2 能量及(火用)对喷射压力的敏感程度分析

4.6.3 喷射压力对能量及(火用)变化历程的影响

4.6.4 喷射压力对缸内(火用)损失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用增压柴油机瞬变过程能量流及(火用)流分析

5.1 瞬变工况的研究基础

5.1.1 典型瞬变工况的选取

5.1.2 研究方案

5.1.3 瞬变过程中传热量的确定

5.1.4 瞬变过程中未燃燃料量的确定

5.2.1 不同加载时间下的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

5.2.2 不同加载时间的燃烧边界参数响应及燃烧特征

5.2.3 不同加载时间下的能量及(火用)畸变系数

5.3 进气温度对增压柴油机瞬变过程能量流及(火用)流的影响

5.3.1 不同进气温度下的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

5.3.2 不同进气温度的燃烧边界参数响应及燃烧特征

5.3.3 不同进气温度下的能量及(火用)畸变系数

5.4.1 不同冷却液温度下的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

5.4.2 不同冷却液温度的燃烧边界参数响应及燃烧特征

5.4.3 不同冷却液温度下的瞬变能量及(火用)畸变系数

5.5 EGR阀开度对增压柴油机瞬变过程能量及(火用)的影响

5.5.1 不同EGR阀开度下的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

5.5.2 不同EGR阀开度的燃烧边界参数响应及燃烧特征

5.5.3 不同EGR阀开度下的瞬变能量流及(火用)流畸变系数

5.6 分段加载策略对增压柴油机瞬变过程能量及(火用)的影响

5.6.1 不同分段加载策略下的能量平衡及(火用)平衡

5.6.2 不同分段加载策略的燃烧边界参数响应及燃烧特征

5.6.3 不同分段加载策略下的能量及(火用)畸变系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能效最优的增压柴油机关键边界参数协同优化

6.1 优化理论基础

6.1.1 遗传算法

6.1.2 优化工具与优化思路

6.2 关键边界参数协同优化的研究基础

6.2.1 优化工况与最优解的选取

6.2.2 关键边界参数的DOE

6.2.3 数据拟合结果分析

6.3 优化结果分析

6.3.1 工况1的优化结果分析

6.3.2 工况2的优化结果分析

6.3.3 工况3的优化结果分析

6.3.4 综合优化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长铖;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忠长;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U46TK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