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时期台湾公园系统的建立及发展历史研究(1895-1945年)
【6h】

近代时期台湾公园系统的建立及发展历史研究(1895-1945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关于近代公园的研究

1.3.2关于台湾近代公园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研究方法

1.4.2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框架

1.6概念界定

2 从传统园林到公园理念的萌生

2.1 台湾传统园林

2.2 公园理念的传入

2.2.1 公园制度传入

2.2.2 城市公园理念传入

2.2.3 国家公园理念传入

2.3本章小结

3 早期公园建立(1897-1913年)

3.1 公园建园基础

3.1.1 台湾地区自然环境

3.1.2 土地整理与调查统计

3.2 早期公园创设历程

3.2.1 早期公园产生动因

3.2.2早期公园建设概况

3.3 台湾第一座公园——圆山公园

3.3.1 规划建设过程

3.3.2休憩空间

3.3.3纪念性空间

3.4 毗邻行政中心的屏东公园

3.4.1 规划建设过程

3.4.2屏东公园建园特点

3.5本章小结

4 城市公园体系的发展(1900-1937年)

4.1 城市计划下的公园系统

4.2城市公园的典范——台北新公园

4.2.1 台北市政建设与公园

4.2.2 台北新公园的建园特点

4.2.3台北新公园的引领性

4.2.4台北新公园的仪式性空间

4.3台中公园

4.3.1 台中市政建设与公园

4.3.2台中公园规划建设

4.3.3台中公园的造园特点

4.3.4台中公园与铁路的关系

4.4 台南公园

4.4.1 台南市政建设与台南公园

4.4.2台南公园的热带实验林

4.4.3台南公园的造园特点

4.5 嘉义公园

4.5.1 嘉义公园规划建设

4.5.2 嘉义公园的建园特点

4.6 本章小结

5 自然公园的发展(1935-1992年)

5.1 自然公园萌起因素

5.1.1 生态保护理念的推动

5.1.2 休闲观光的意象形塑

5.1.3 博览会的宣传

5.2 阿里山自然公园

5.2.1探索玉山的公园意涵

5.2.2阿里山的公园建设

5.3 太鲁阁自然公园

5.4 大屯自然公园

5.4.1 大屯山早期建设

5.4.2大屯山公园设计构想

5.5 自然公园创设历程

5.6 本章小结

6 台湾近代公园演变特征

6.1公园发展阶段

6.2.2 建设目的的体现

6.3公园空间建构

6.3.1 殖民主义空间

6.3.2现代主义空间

6.3.3仪式主义空间

6.3.4民族主义空间

6.4公园功能价值

6.4.1 公园的多重功能

6.4.2公园意识的萌发

6.5 台湾近代公园的现代性意义

6.6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婷婷;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设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宗教理论与概况;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