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砂姜黑土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6h】

砂姜黑土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小麦水分利用、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我国主要农区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现状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3.3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4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3.5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3.6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3.7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磷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3.8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钾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影响

3.9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茎秆特征和抗倒特性的影响

3.10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

3.11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

3.12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含水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13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部分品质指标的影响

3.14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产成本的影响

4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作物秸秆是一种数量多、来源广、可就地利用的优质有机肥源。秸秆还田是当前缓解有机肥源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直接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等。安徽淮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作区,土壤主要为砂姜黑土,质地粘重,易旱易涝,适耕期短,且有机肥投入不足,农业机械不发达,农机农艺不配套,导致秸秆直接还田率较低。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通过大田试验,以烟农19为材料,系统研究研究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为实现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尝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不显著。在玉米秸秆还田和播种期干旱条件下,免耕处理小麦出苗率较高,而翻耕和旋耕处理小麦出苗整齐度和均匀度较高。
  (2)玉米秸秆不还田处理小麦的单株幼苗素质低于秸秆还田处理,其光合性能也低于秸秆还田处理,因而其群体干物质积累降低,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减少,植株抗倒性能下降,最终产量显著低于秸秆还田处理。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翻耕处理小麦的单株幼苗素质较高,其光合性能较好;而免耕处理由于基本苗较高,即使单株物质积累和光合效率有所降低,其群体生长指标仍显著提高,因而翻耕和免耕处理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抗倒性能增强,同时提高了籽粒灌浆特性和穗部性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改善籽粒品质。
  (3)相比免耕处理,翻耕和旋耕处理的总成本提高了10.9%,主要原因在于较高的机械作业成本。与玉米秸秆不还田翻耕处理相比,玉米秸秆还田免耕处理的产值最高,净利润也最高。
  综合考虑各试验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认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综合表现最优。

著录项

  • 作者

    郏哲;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金才;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1;
  •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生理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