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信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预测技术的研究
【6h】

通信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预测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历史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和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模型分析

2.1 干扰过程分析

2.2 非线性电路对信号的影响

2.3 通信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

2.4 接收机的敏感度特性

2.5 通信系统间的传输损耗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预测方法分析

3.1 通信系统干扰预测分析的干扰判决依据

3.2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分析软件的实现与应用

4.1 软件开发工具

4.2 软件的功能及应用

4.3 软件实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通信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使得一小块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电子设备,电磁信号密集,电磁环境复杂,电磁干扰严重?为了使此区域内的通信系统一起执行各自功能而不互相干扰,就需要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而进行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本文做了以下工作来进行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
  首先,从电磁干扰的作用机理出发,通过matlab仿真分析非线性电路对信号的影响及各类通信干扰信号的频谱特性并给出相应的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接收机的敏感度特性及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在媒质中的传输损耗;
  其次,根据模拟和数字两种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提出各自进行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的干扰判决依据,即模拟系统以干扰余量作为判据,数字系统以误码率作为判据,分析根据干扰余量或误码率进行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的流程和方法;
  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功能需求,在MFC环境下,运用Visual C++开发工具编写了通信系统间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软件,它以界面的形式与用户进行通信,方便易懂,可操作性强?软件内容包括三大功能,即模拟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传输损耗的计算及数字系统电磁兼容性预测?结合实例对软件进行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