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高精度遥感解译方法应用
【6h】

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高精度遥感解译方法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自然地理概况

1.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2.1 遥感数据源获取

2.2 数据预处理与影像镶嵌

2.3 影像去噪声与增强处理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岩浆岩

4.1 遥感解译标志

4.2 遥感地质解译

4.3 蚀变信息提取

5.1 主要成果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目前在该带上相继发现了卡特巴阿苏、泥牙子铁克协、阿腊斯托等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研究区位于西天山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和霍拉山一带,地形地貌属中高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水系十分发育。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微板块与伊犁微板块接合带,历经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五个构造层:前寒武纪“中间地块”阶段、早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阶段,晚古生代早中期海相火山-沉积阶段,晚古生代晚期陆相火山-沉积阶段及中-新生代稳定沉积阶段。形成了以古生代为代表的沉积盖层伴有大规模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区域性断裂构造多次变动等地质事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区出露的地层有长城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等,其中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是本区的主要地层。按照板块理论,区域大地构造分属于塔里木板块、伊犁微型板块之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弧后带和阿吾拉勒-依什基里克晚古生代弧后盆地的组成部分。构造线一般为北西西-南东东向,发育的褶皱有伊犁山间拗陷、巩乃斯拗褶、喀什河山间凹陷、阿吾拉勒复式背斜、则克台-坎苏断隆等;在宏观上控制了该区矿产资源的总体分布,成矿集中区通过断裂-岩浆体系形成于轴或其它薄弱部位,如伊犁山间拗陷是形成斑岩型、火山沉积型铁铜钼矿产的有利地段;巩乃斯拗褶是形成与石炭纪火山岩有关的铁铜和与陆源碎屑岩有关的铁锰矿的有利地段。发育的断裂有尼勒克断裂、巩乃斯河大断裂和喀什河大断裂等;这些断裂不仅成为构造单元的分界,也限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展布,如尼勒克断裂控制其北盘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巩乃斯断裂控制了其北部阿吾拉勒山铜铁成矿区和阿吾拉勒山主脊断裂为骨干的铁锰矿化带。⑵采取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研究方法,紧紧围绕“西天山那拉提成矿带遥感解译”这一主题展开,在研究国内外关于遥感解译技术的文献的基础上,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指导,深入解译出研究区内地层、侵入岩及构造等主要地质信息,并结合前人的1:20万地质图以及野外验证结果,对解译地质图进行修正,最后提取研究区蚀变信息,圈出区内遥感异常。⑶收集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调查报告、相关图件以及解译所需的各种元数据(包括1:5万解译所用的高分一号、OLI数据以及1:1万解译所用的worldview-2数据)。对研究区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前期处理、几何处理、辐射处理等步骤。之后,建立地层解译标志、构造解译标志等,根据解译标志对全区影像进行地质解译工作。基于OLI数据,对研究区开展蚀变信息提取工作。最后,布置野外验证路线,到野外进行实地验证调研。羟基异常提取使用本区ETM+数据中1、4、5、7通道,提取出异常区域17处,按照异常强度分为三个等级。铁染异常提取使用1、3、4、5通道,提取出异常区域21处。将羟基信息与铁染信息套合后,再结合本区的构造特征对蚀变信息进行了优选,共选出优选区7处,其中3号区与原1:20万磁铁矿点吻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