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线健康社区的病患用户社交关系及竞争行为研究
【6h】

在线健康社区的病患用户社交关系及竞争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第2章 在线健康社区社交关系及竞争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在线健康社区的基础理论

2.2 在线健康社区中社交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在线健康社区中竞争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在线健康社区中持续参与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在线健康社区中朋友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在线病患网络

3.2 在线健康社区中朋友关系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3.3 在线健康社区中朋友关系网络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3.4 在线健康社区中朋友关系网络的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健康社区中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在线健康社区中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4.2 数据收集

4.3 在线健康社区中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4 研究结论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健康社区中竞争行为对用户健康的影响研究

5.1 竞争与健康

5.2 在线健康社区中竞争行为对用户健康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5.3 研究结论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在线健康社区中持续竞争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在线健康社区中持续竞争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6.2 在线健康社区中持续竞争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3 研究结论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医疗保健的中心逐渐由疾病转向病患,病患参与在健康改善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健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践病患赋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共同健康兴趣的患者聚集在虚拟空间形成在线健康社区。在线健康社区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病患寻找健康信息、获取社会支持的方式,还为健康知识的产生、健康管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患者如何参与在线健康社区以及在线健康社区能够为患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成为学术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该问题的回答将为充分发挥在线健康社区在医疗保健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有益支持。尽管学术界在这一新兴领域已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但仍不充分。
  本文主要以当前在线健康社区和医疗保健领域相关研究为基础,在社会认知、社会支持等理论的驱动下,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病患用户的社交关系和竞争行为,具体分为四个部分:
  (1)研究病患用户在在线健康社区中如何建立朋友关系。根据同质性理论,建立病患特征与病患朋友网络形成之间关系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何种病患用户间相似性在多大程度上决定在线健康社区中病患用户间成为朋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线健康社区中,病患朋友网络的形成主要归因于健康同质性,具体表现为治疗方式的同质性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同质性。研究证实了健康同质性在病患朋友网络形成中所起作用,认识了病患用户的交友需求。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改进在线健康社区的社交服务。
  (2)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病患用户间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的形成过程。基于社会网络角度,根据任意两个用户间是否存在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构建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网络。实证研究网络结构和个体属性对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网络是优先连接、过去经历和活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从整体上认识了认同型情感支持在在线健康社区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建立网络结构、病患个体特征与认同型情感支持关系形成之间的关系,识别出不同病患用户提供和获得认同型情感支持的可能性。
  (3)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竞争行为对健康改善的影响。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比较参加竞争的用户与没有参加竞争的用户在竞争引入前后的健康改变差异。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技术和倍差分法的结合使用,估计竞争对健康改善的净影响。研究发现在线健康社区中的竞争对激励用户实践健康活动有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减重效果。研究结果扩展了对在线健康社区价值的理解,在线健康社区给患者带来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提供各种社会支持上,还可以通过竞争策略建立有效的激励环境,促使患者实践健康行为。
  (4)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的病患用户持续参与行为。考虑社区交流和自我反馈等多种潜在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用户在何种条件下以及何时终止竞争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交流和自我反馈能够促进用户持续参与竞争活动。研究将自我反馈在慢性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扩展到了在线领域,为如何促进病患用户的持续参与提供重要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