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17、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血清及食管下括约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IL-17、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血清及食管下括约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 主要试剂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IL-17及IL-22在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2 IL-17与IL-22在LES中的表达情况

附图

附表

讨论

1 AC与IL-17的关系

2 AC与IL-22的关系

3 IL-17与IL-22在AC中相互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学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AC)是一种因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障碍而导致的食管动力性疾病。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AC是多因素介导产生的疾病,即感染引起了LES肌间神经丛的炎症,随后该炎症激发有基因易感性的人产生了自身免疫反应,进而LES抑制性神经节遭到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破坏,受抑制性神经节支配的 LES出现松弛障碍而形成AC。因此,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在A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被认为是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关键介质,它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固有免疫细胞的活化,并能够增强B细胞的功能以及诱导炎症因子的释放。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属于IL-10家族中的一种,它在机体参与启动了对于病原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并调控抗体产生,同时,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IL-17及IL-22共同参与了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致病过程,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国内外关于IL-17、IL-22在AC中表达情况的研究少之又少,而IL-17、IL-22作为两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的关键介质,其在AC中的表达情况对明确AC是否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目的:本实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来研究IL-17及IL-22在正常人及A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来检测IL-17及IL-22在正常LES及AC患者LES中的表达,探讨IL-17及IL-22在AC中的意义,完善补充AC的病因学研究,为阐明AC的发病机制开拓新思路。
  方法:1.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的AC患者14例作为实验组。术前采患者的静脉血作为实验组的外周血标本,并选取健康人14例,采其静脉血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应用ELISA检测14例AC患者及14例对照血清中IL-17及IL-22的表达情况;2.对上述14例AC患者在POEM术中活检钳钳取LES肌丝作实验组的组织标本,并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的胃底粘膜下非侵袭性肿物患者12例,STER术中活检钳钳取正常LES肌丝作为对照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4例AC患者LES及12例粘膜下肿物患者正常LES肌丝中IL-17及IL-22的表达情况。
  结果:
  1.IL-17与IL-22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
  1.1 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AC组中IL-17为71.69±16.94pg/ml,对照组中IL-17为46.90±13.86pg/ml,IL-17在AC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血清中IL-22的表达水平:AC组中IL-22为127.11±14.27pg/ml,对照组中IL-22为49.88±13.37pg/ml,IL-22在AC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AC组IL-17与IL-22在血清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L-17与IL-22在AC组血清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876, P<0.05)。
  2.IL-17与IL-22在LES中的表达情况
  2.1 LES中IL-17的表达水平:IL-17的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核,AC组中IL-17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值为19913.27±4718.99,对照组中IL-17的IOD值为5111.80±1223.38,IL-17在AC组中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LES中IL-22的表达水平:IL-22的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核,AC组中IL-22的IOD值为25193.05±6879.05,对照组中IL-22的IOD值为6563.54±2127.91,IL-22在AC组中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AC组IL-17与IL-22在LES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IL-17与IL-22在AC组LES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916, P<0.05)。
  结论:
  1.IL-17及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血清中表达增高,提示IL-17及IL-22可能参与了贲门失弛缓症的致病过程;
  2.IL-17及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LES中表达增高,提示IL-17及IL-22可能参与了贲门失弛缓症的致病过程;
  3.IL-17与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血清及LES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提示IL-17与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4.IL-17和IL-22共同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致病过程,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IL-17及IL-22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血清及LES中表达增高,提示AC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