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接线模式的高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研究
【6h】

基于接线模式的高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分析

2.1高、中压配电网定义描述

2.2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2.2.1辐射接线

2.2.2 T型接线

2.2.3链式接线

2.2.4 T链(ПT)混合接线

2.2.5 T辐射混合接线

2.3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2.3.1架空线路

2.3.2电缆线路

2.4小结

第三章 供电模型的研究

3.1供电区域的划分

3.1.1圆形供电区域

3.1.2正六边形供电区域

3.2供电模型的构建

3.2.1面状分布

3.2.2条状分布

3.2.3点状分布

3.3不同接线模式下的供电模型

3.3.1圆形供电模型——面状分布

3.3.2圆形供电模型——条状分布

3.3.3正六边形供电模型——面状分布

3.3.4正六边形供电模型——条状分布

3.4小结

第四章 配电网经济性分析的计算模型

4.1配电方案经济性计算的基本方法

4.2变电站经济性计算方法

4.2.1变电站综合投资

4.2.2变电站的年运行费用

4.3变电站基本特征参数计算

4.4高压线路经济性计算方法

4.4.1高压配电线路综合投资

4.4.2高压配电线路运行费用

4.5中压线路经济性计算方法

4.5.1中压配电线路综合投资

4.5.2中压配电线路运行费用

4.6最小单位负荷年费用模型

4.7小结

第五章 基于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研究

5.1 F城市电网的概况

5.2电网方案的确定

5.2.1电压等级配置方案

5.2.2变电站容量方案

5.2.3负荷密度方案

5.3边界条件的设置

5.4计算思路

5.5高压配电网各供电方案结果分析

5.5.1单位负荷年费用-负荷密度曲线

5.5.2单位负荷年费用-变电站容量柱形图

5.6中压配电网各供电方案结果分析

5.6.1单位负荷年费用-负荷密度曲线

5.6.2单位负荷年费用-变电站容量柱形图

5.7敏感性分析

5.7.1高压配电网的敏感性分析

5.7.2中压配电网的敏感性分析

5.8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基于我国城市配电网规划水平有待完善的现状,网架优化和资金的投入产出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论证高、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型的合理性,实现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有必要进行基于不同接线模式的配电网供电模型的研究,希望为电网的规划设计者和运行人员提供一些科学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圆形供电模型和正六边形供电模型同时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并且分别按照负荷的面状分布、条状分布以及点状分布情况,针对不同的电压等级配置,全面的构建了不同接线模式下的各种供电模型方案。
   针对配电网经济性计算模型的研究,归纳出了不同供电模型、不同负荷分布情况、不同接线模式组合下,各种供电方案的高压线路长度通用计算公式,并确定用“最小单位负荷费用法”进行供电方案经济性比较。
   以我国南方地区F城配电网为算例,对电压等级配置、变电站容量、负荷密度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最终得到了高压配网基于不同供电模型、不同负荷分布、不同电压等级配置、不同高压接线模式下的单位负荷年费用-负荷密度曲线和单位负荷年费用-变电站容量柱形图,以及中压配网基于不同电压等级配置、不同中压架空或电缆接线模式下的单位负荷年费用-负荷密度曲线和单位负荷年费用-变电站容量柱形图。利用曲线和柱形图对各供电方案的经济性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得出了许多对配电网规划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