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反身代词和代词的母语及二语实时加工:句法及非句法因素的影响
【6h】

汉语反身代词和代词的母语及二语实时加工:句法及非句法因素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回指理论及英汉回指语约束特性

2.1 回指理论

2.1.1 经典约束理论

2.1.2 约束理论的局限性

2.2 汉英回指语的约束特性

2.2.1 英汉反身代词的约束特性

2.2.2 英汉代词的约束特性

2.3 回指中的影响因素

2.3.1 先行语的可及性

2.3.2 先行语与回指语的特征一致性

2.3.3 动词的语义因素

2.4 小结

第三章 母语句子加工理论

3.1 母语句子加工机制

3.2 回指语加工中的影响因素

3.2.1 约束原则在反身代词和代词加工中的作用

3.2.2 非句法性别一致性在反身代词和代词加工中的作用

3.2.3 反身代词和代词加工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3.3 回指语的加工机制

3.3.1 回指语加工的三种理论假说

3.3.2 相关实证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二语句子加工理论

4.1 句子二语加工的研究现状

4.2 影响二语句子加工的因素

4.2.1 二语学习年龄

4.2.2 二语熟练程度

4.2.3 母语与二语的相似度

4.3 回指语的二语加工

4.3.1 离线研究

4.3.2 实时加工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和代词的实时加工:母语加工研究

5.1 实验1: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母语加工(自控步阅读实验)

5.1.1 前测

5.1.2 研究方法

5.1.3 实验结果

5.1.4 讨论

5.2 实验2:汉语代词的母语加工(自控步阅读实验)

5.2.1 研究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2.3 讨论

5.3 小结

5.3.1 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加工

5.3.2 汉语代词的加工

5.3.3 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和代词加工机制的比较

第六章 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实时加工:二语加工研究

6.1 标准化前测(norming)

6.2 实验3: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二语加工(自控步阅读实验)

6.2.1 被试

6.2.2 实验材料

6.2.3 实验程序

6.2.4 数据分析

6.2.5 实验结果

6.2.6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和复合反身代词的母语及二语加工:句法及母语迁移的作用

7.1 实验4a:汉语本族语者句子填充任务

7.2 实验4b:汉语本族语者多项选择任务

7.3 实验4c: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和次统制约束用法的母语和二语加工(自控步阅读实验)

7.3.1 被试

7.3.2 实验材料

7.3.3 实验程序

7.3.4 数据分析

7.3.5 汉语本族语者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7.3.6 二语学习者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7.4 实验4d:二语学习者语法判断任务(eprime阅读实验)

7.4.1 被试

7.4.2 实验材料

7.4.3 实验过程

7.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2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回指语的消解问题是近三四十年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计算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回指语的指称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受到句法、语义、语用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在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回指语解读侧重于理论研究,辅以以离线(offline)方法为主的实证研究。采用心理语言学实验范式对回指语的实时加工进程所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现有实时加工研究的对象多限于印欧语言,以这些研究为基础所提出的回指语加工机制理论是否适用于汉语回指语加工,尚待考察。此外,现有回指语加工研究以母语加工研究为主,二语加工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且目前尚无目标语为汉语的回指语二语加工研究。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心理语言学的实验范式,考察汉语中的两种回指语(反身代词和代词)的实时加工。通过四项自控步阅读(self-paced reading)实验,并结合多项选择、句子填充和语法判断等离线任务,考察了汉语反身代词和代词的母语和二语加工。实验1和实验2为母语加工实验,分别考察了汉语复合反身代词“他/她自己”和代词“他/她”的实时理解,重点关注句法规则(约束原则)和非句法因素(性别因素)对回指加工的影响。实验3为二语加工研究,材料与实验1基本相同,考察了母语为英语的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复合反身代词“他/她自己”的加工。与实验1类似,实验3重点探讨约束原则和性别因素在加工进程中的作用。实验4为母语和二语加工的对比研究,考察了汉语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和复合反身代词“他/她自己”长距离约束和次统制约束这两类违反约束原则用法的实时理解,其中的二语被试为母语为英语的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实验4旨在比较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在反身代词加工过程中,对句法规则的敏感度是否存在不同,以及母语迁移对加工可能产生的影响。
  实验结果有以下主要发现:1)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母语实时加工中,句法规则(约束原则A)发挥优先主导作用,能制约早期加工,而非句法的性别因素只能在晚期产生干扰作用;2)汉语代词的母语实时加工中,句法规则(约束原则B)和性别因素均能从早期阶段开始影响加工;3)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二语加工中,约束原则A和性别因素均能从早期阶段开始影响加工;4)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和复合反身代词的次统制约束和长距离约束用法的加工中,二语加工有别于母语加工:汉语母语者在加工这两类违反约束原则的用法时,遇到了加工困难,而二语学习者没有遇到加工困难。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一、回指语的母语加工方面:
  1)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母语加工可能是一种句法优先(syntax-first)的序列式加工(serial processing),其加工模式符合句法相对优先假说(binding-as-defeasible-filter hypothesis)的预期;
  2)汉语代词的母语加工可能是一种交互式的加工(interactive processing),符合平行互动限制假说(interactive-parallel-constraint model)的预期;
  3)回指语的母语加工受到回指语类型的影响,不同类型回指语对句法和非句法因素的敏感度不同。相比代词,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加工过程受到句法规则更为严格的制约。
  二、回指语的二语加工方面:
  1)汉语复合反身代词的二语加工不同于母语加工模式:二语加工在早期阶段受到性别一致但不合句法的干扰项的影响,但母语加工则没有发现类似的早期干扰效应。该结果部分支持浅层结构假说(Cunnings& Felser2006)。
  2)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和复合反身代词的两类违反约束原则的用法(即次统制约束和长距离约束用法)的加工中,二语学习者对约束原则的敏感度不如汉语本族语者,符合浅层结构假说的预期。母语迁移对二语加工的影响不显著,这或可通过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子集-超集关系(subset-superset relationship)来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