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耐荫性研究
【6h】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耐荫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生物学概述

1.1.1 形态特征

1.1.2 分布及生态习性

1.2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

1.3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研究现状

1.3.1 育种育苗技术研究

1.3.2 化学成分提取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1.3.3 抗逆性研究

1.3.4 其他

1.4 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现状

1.4.1 生长特性

1.4.2 生理特性

1.4.3 光合特性

1.4.4 开花特性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实验地概况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设计

4.4 指标测定方法

4.4.1 生长指标测定

4.4.2 生理指标测定

4.4.3 光合特征参数测定

4.4.4 开花指标测定

4.4.5 果实和种子指标测定

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5.1 数据统计

4.5.2 数据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不同遮荫条件下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生长指标

5.1.1 植株生长增量

5.1.2 叶片生长增量

5.1.3 生物量

5.2 不同遮荫条件下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生理特性

5.2.1 叶绿素

5.2.2 可溶性糖

5.2.3 可溶性蛋白

5.2.4 丙二醛

5.3 不同遮荫条件下风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光合特征参数

5.4 不同遮荫条件下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开花情况

5.4.1 花期

5.4.2 花量和花形态

5.5 不同遮荫条件下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果实和种子特性

5.6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耐荫性的综合评价

6 讨论与结论

6.1 遮荫对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生长的影响

6.2 遮荫对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生理特性的影响

6.3 遮荫对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开花结实的影响

6.4 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耐荫性的综合评价

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盆栽形式,人工搭建遮荫网,设置全光照(CK)、25%遮荫(S1)、50%遮荫(S2)和75%遮荫(S3)4个处理组,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茶花凤仙(Impatiens balsaminaL.‘Chahua’)和非洲凤仙(Impatiens wallerana Hook.f.)为实验材料,研究遮荫对3个凤仙花材料生长、生理、光合特征参数、开花以及果实和种子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强弱。旨在为园林植物耐荫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培育及其在花境中的配置提供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遮荫后,凤仙花、茶花凤仙和非洲凤仙的株高、地径、一级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生物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总体表现为凤仙花和茶花凤仙的营养生长较之CK减弱,非洲凤仙较之CK增强。同时,75%以上遮荫条件下,3个凤仙花材料的营养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
  (2)通过对3个凤仙花材料营养生长期不同阶段所测定的叶片叶面积、叶长、叶宽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3个凤仙花材料叶面积(LA)关于叶长×叶宽(L*W)的回归模型。其中,凤仙花:Y(LA)=24.928+0.606L*W;茶花凤仙:Y(LA)=21.123+0.613L*W;非洲凤仙:Y(LA)=5.624+0.626L*W。
  (3)遮荫后,3个凤仙花材料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单峰型”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降低。其中,叶绿素a/b值的减小表明叶绿素b的增加是叶绿素总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以及遮荫时间的累积,以上变化趋势逐渐达到显著水平(P<0.05)。
  (4)遮荫后,凤仙花S1、S2、S3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其CK的109.3%、79.0%、37.8%,茶花凤仙分别为其CK的65.5%、29.9%、21.0%,非洲凤仙分别为其CK的162.0%、153.1%、44.6%。此外,凤仙花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茶花凤仙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非洲凤仙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P<0.05)、蒸腾速率(P<0.01)显著相关,其余指标均两两显著相关(P<0.05)。
  (5)遮荫后,非洲凤仙S1、S2的花期延长,凤仙花S1、S2和茶花凤仙S1、S2的花期缩短;凤仙花S3、茶花凤仙S3、非洲凤仙S3的始花期分别比其CK延后了18d、38d、44d,由于3个凤仙花材料的S3仅有个别植株开花,因此未达到盛花期和末花期的统计标准。同时,凤仙花和茶花凤仙的开花持续时间、花量、成活率、单果重、单果种子数均降低;非洲凤仙除成活率降低外,其余指标均呈“单峰型”变化趋势。3个凤仙花材料的种子百粒重与其各自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
  (6)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3个凤仙花材料耐荫性强弱的第一主成分:地径、叶片数、可溶性糖、丙二醛、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第二主成分:花横径、成活率、开花持续时间;第三主成分:叶绿素;第四主成分:蒸腾速率。累计贡献率达89.100%,代表了大部分数据的信息量。以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个凤仙花材料的耐荫性由强到弱为非洲凤仙>凤仙花>茶花凤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