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6h】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缩略语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1.1 搜集时间

1.1.2 所属医院

1.2 一般资料

1.2.1 临床观察资料

1.2.2 受伤原因及合并伤

1.2.3 患肢情况

1.2.4 手术方法

1.2.5 骨折分型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2.1 麻醉与体位

2.2.2 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手术过程

2.2.3 术后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评定

4 研究结果

4.1 统计学处理

4.2 一般资料分析

4.3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4.3.1 对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

4.3.2 对两组手术出血量的比较

4.3.3 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的比较

4.3.4 对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

4.3.5 对两组手术并发症的比较

4.4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4.5 临床结果总结

5 讨论

5.1 胫骨远端的解剖特点

5.2 胫骨远端骨折的受伤机制

5.3 骨折的诊断

5.4 手术时机的选择

5.5 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5.5.1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的优缺点

5.5.2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的特点

5.6 MIPPO技术的临床体会

5.7 术后功能锻炼

5.7.1 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5.7.2 功能锻炼的原则

6 结语

7 问题和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附件3: Johner-Wruhs胫骨骨折结果评定标准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回顾性评价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讨论微创手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方法:
  (1)分组:2009年12月-2011年9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四川省骨科医院下肢足踝创伤科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胫骨远端骨折的37例住院患者。
  (2)方法:20例患者采用MIPPO手术方法治疗;17例患者采用ORIF手术方法治疗,术后两种手术方法的患者均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3)观察内容: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整体疗效及患肢功能优良率等指标。
  结果:
  (1)ORIF组与MIPPO组在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较ORIF组手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
  (2)MIPPO组与ORIF组在软组织感染、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IF组;
  (3)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MIPPO组优良率高于ORIF组,但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结论:
  MIPPO技术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上,较传统切开复位手术有着相对明显的优越性,手术操作时间短,对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