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野外γ能谱、X荧光和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研究
【6h】

野外γ能谱、X荧光和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航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航空磁力测量由于受到自身技术的一些局限,比如总的测量精度不高,测量比例尺较小,会受到地磁场的斜磁化的影响导致异常中心与实际不符等,圈定的航磁异常规模和范围都很大,很难利用航空磁力测量获得的航磁异常直接找矿。因此对航磁异常进行进一步的地面查证是必要且重要的。通过地面查证可详细了解异常区内的地质情况,调查异常来源,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矿化异常,指导找矿方向。针对当前地面查证方法多,采用单一方法查证居多,多种方法组合查证的相对较少,将地面高精度磁测、核物探γ能谱技术和X荧光分析技术组合应用于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中的研究就更少的情况,本次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项目“高精度航空物探调查”的子课题“西天山航磁异常查证野外X荧光应用示范”为依托,对野外γ能谱、X荧光分析技术和地面高精度磁测三种方法组合应用于航磁异常地面查证进行了研究。
   本次在应用工区采用同一布线标准定点进行了野外X荧光面积测量、γ能谱面积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野外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析的是原位土壤和岩石(矿物)的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含量,γ能谱测量分析的是原位土壤和岩石的放射性元素(U、Th、K)的含量,地面高精度磁测定点测量地球磁场强度,通过三种方法的测量数据可以获取工区内岩石或矿物不同的属性,本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工区内不同岩性中元素(成矿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均匀分布情况,不同岩性中平均地球磁场强度的差异,分析了岩性与地球磁场强度的相关性,根据地球磁场强度区分岩性。绘制各元素(Cu、Pb、Zn、As、U、Th、K)的综合异常图,根据确定的异常下限,统计各种元素异常的规模、形状、强度和多元素组合异常情况,之后统计各种异常对应的岩性。以地质为基础,根据元素的分布与岩性的统计规律,异常与岩性的关系,分析和解释异常形成规律,总结出工区内放射性元素异常在不同岩性中的分布规律,对Pb、Zn、As组合异常(Zn-1、As-1、Pb-1)进行解释,对Cu、Ni组合异常进行分析,分析铜矿的有利成矿远景区。绘制地面高精度磁测的地球磁场强度剖面图,与相应剖面的Fe、Ti剖面图对比,说明地球磁场强度主要与岩石中Fe、Ti元素有关,综合解释磁异常。使用野外X荧光分析技术、γ能谱技术和地面高精度磁测组合应用在新疆西天山蒙马拉工区的异常地面查证中,有以下几点成果:
   (1)圈定8000多平方米Pb、Zn、.As组合近视椭圆形异常(Zn-1、As-1、Pb-1),推断整个Pb、Zn、As组合异常区的中心并不在已知矿体的花岗闪长斑岩中,而是在已知铅锌矿的北方的硅质灰岩中,在已知铅锌矿体的北部的硅质灰岩中有更富的铅锌矿;
   (2)通过对Cu、Ni条带状组合异常进行分析,推断在已知铅锌矿附近发现铜矿的可能性较小,Cu与Pb、Zn并未伴生,而是发生了分离,在已知铅锌矿东西两侧的安山岩,才是有利的铜矿远景区,圈定的铜异常都在东西两侧的安山岩或者硅质灰岩与安山岩接触的地方,或者斜长花岗斑岩与安山岩接触的地段。
   (3)通过对放射性元素异常统计和不同岩性放射性元素分布情况的统计,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分析了放射性异常的成因,通过岩性的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含量和变异系数推断该岩性中发现异常的可能性大小是可行的。
   (4)通过对地面高精度磁测测量的地球总磁场强度在不同岩性中的平均含量的分析,岩性按地球磁场强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硅质灰岩-斜长花岗斑岩-第四系洪冲积物和花岗闪长斑岩-安山岩,相邻岩性相差10-20nT,因此可根据地球总磁场强度来区分岩性;
   (5)剖面3、剖面5和剖面9上地面高精度磁测获得地球磁场总强度和X荧光分析仪测量获得Fe、Ti元素剖面图对比分析,AT和Fe、Ti在异常区段同步变化,说明磁异常主要由Fe、Ti元素含量异常引起,并对磁异常进行分析解释,推测在Fe-3斜长花岗斑岩与安山岩分界处是有利的铜铁矿远景区。
   通过野外X射线荧光测量、地面γ能谱测量和地面高精度磁测三种方法组合在新疆西天山蒙马拉工区的应用实践表明,三种方法组合应用于航磁异常地面查证中具有查证速度快,查证效果好,是可行有效的组合查证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