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研究
【6h】

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地层对比

第3章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研究

3.1 相标志

3.1.1 沉积学标志

3.1.2 古生物学标志

3.1.3 地球物理标志

3.2 沉积体系

3.2.1 沉积体系划分

3.2.2 沉积体系特征

3.3 沉积模式

第4章 层序地层研究

4.1 层序界面特征及典型特征

4.2 层序划分方案

4.3 层序特征

4.3.1 层序SQ1(MSQ1、MSQ2)发育特征

4.3.2 层序SQ2(MSQ3、MSQ4)发育特征

4.4 层序地层格架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编图思想及编图单元选择

5.1.1 编图思想和方法

5.1.2 编图单元的选择

5.2 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1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一段(MSQ1)

5.2.2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二段(MSQ2)

5.2.3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三段(MSQ3)

5.2.4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四段(MSQ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查阅前人研究资料成果,通过大量野外露头剖面、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测试分析数据等研究方法,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进行了沉积体系研究、层序地层划分以及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编绘,以期揭露研究区沉积历史中的沉积物质分布和沉积环境演化。
  在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进行了仔细的地层对比、清理和划分基础上,建立地层对比格架,通过岩石组合、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的观察分析,综合沉积环境中的物质组成、物源性质、构造作用、气候条件、地形变化、水体性质和能量以及沉积相标志等信息,认为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发育大陆沉积体系,包含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相类型,并建立了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的沉积模式。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层序界面特征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5种层序界面及其物质表现形式,并建立两个三级层序(长期旋回)和四个四级层序(中期旋回)的层序划分方案。
  在沉积相类型特征和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以四级层序(中期旋回)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川西坳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整个时期的古地理格局、盆地发育特征及其物质演化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