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查干凹陷白垩系储层油气包裹体特征、流体分析及其应用
【6h】

查干凹陷白垩系储层油气包裹体特征、流体分析及其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趋势

1.2.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

1.2.2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

1.2.3 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应用

1.3 研究区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3.1 上古生界

2.3.2 中生界

2.3.3 新生界

2.4 生、储、盖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集层特征

2.4.3 盖层特征

第3章 查干凹陷包裹体特征

3.1 包裹体的分类

3.2 包裹体的特征

第4章 流体包裹体烃类分离检测及特征

4.1 流体包裹体生物标识化合物的分析技术

4.2 油气包裹体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特征

4.3 油气包裹体萜烷类特征

4.4 油气包裹体甾烷类特征

第5章 查干凹陷油气包裹体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

5.1 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油气成藏期次

5.2 利用油气包裹体判断油气成熟度

5.2.1 利用包裹体荧光判断油气成熟度

5.2.2 利用包裹体生物标识化合物参数判断油气成熟度

5.3 对比分析储层烃与包裹体烃的关系

5.3.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烃的对比分析

5.3.2 萜烷的对比分析

5.3.3 甾烷的对比分析

5.4 乌力吉构造带的成藏过程

5.5 油源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查干凹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银-额盆地东部,查干德勒苏坳陷中央,西临西尼凸起,北达中央隆起带,东临楚干凸起,东南紧靠狼山。北东长60km,南西宽34km,面积约2000km2,基底最大埋深6400m。本文主要通过裹体烃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流体包裹体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查干凹陷的包裹体的特征,有机包裹体主要产出于石英次生加大边、颗粒裂纹内、次生裂隙以及少部分分布在石英颗粒和方解石表面。包裹体的形态大多规则,以椭圆形、长条形为主及少部分不规则状的形状。包裹体大小一般为3~9μm。流体包裹体的气液比一般分布比较广,大部分介于3%~15%之间,产状主要为单个独立和成群分布。主要是以液相烃类包裹体居多,纯气相烃类包裹体较少。烃类包裹体的紫外荧光颜色主要为黄绿色与蓝白色,即说明查干凹陷的成熟度为中成熟和高成熟为主。与烃类包裹体共生的含烃盐水包裹体温度范围分布比较广,在75.9~172℃之间。通过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析了查干凹陷的油气成藏期次,巴一段经历了苏红图组沉积时期一期油气成藏;巴二段经历了苏红图组沉积时期和银根组沉积时期两期油气成藏;苏一段和苏二段经历了银根组沉积时期一期成藏。通过各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参数对比分析储层烃与包裹体烃的关系确定其母质输入来源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的双重贡献且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占优势,沉积环境主要为还原环境,其演化程度至少处于低熟或中成熟阶段。通过油源对得出虎勒洼陷和额很洼陷有效烃源岩特征相似,所以说其原油可能主要来自近洼缓坡带有效烃源岩。原油从虎勒洼陷生排烃后,沿着断层向上运移进入圈闭到达中央构造带形成油藏,额很洼陷东部缓坡带有效烃源岩生排烃后,其原油沿砂体侧向运移,进入乌力吉构造带形成油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