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微孔隙特征及表征技术
【6h】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微孔隙特征及表征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页岩岩石学特征研究现状

1.2.2 泥页岩微孔隙表征技术研究现状

1.2.3 泥页岩微孔隙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2.1 区域构造概况

2.2 泥页岩分布特征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

2.3 岩石学特征

2.3.1 岩石微构造特征

2.3.2 矿物组成特征

2.3.3 有机地化特征

2.3.4 岩石类型

2.4 物性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有机质泥页岩微孔隙特征及分类

3.1 样品基本特征

3.2 实验方法

3.2.1 氩离子抛光与扫描电镜观察法

3.2.2 气体吸附实验方法

3.2.3 高压压汞实验方法

3.3 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特征

3.3.1 无机孔隙

3.3.2 有机孔隙

3.3.3 微裂缝

3.4 富有机质泥页岩孔隙类型划分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扫描电镜法的孔隙特征表征

4.1 JMicroVision图像分析原理

4.2 泥页岩孔隙特征参数表征

4.2.1.不同孔隙发育程度

4.2.2.孔隙孔径分布特征

4.2.3.孔隙面孔率分布特征

4.2.4.孔隙形态分布特征

4.3 泥页岩孔隙分形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氮气等温吸附和高压压汞的孔隙结构特征表征

5.1 基于氮气等温吸附的孔隙结构特征表征技术研究

5.1.1.吸附等温线类型研究

5.1.2.比表面积、孔体积的计算

5.1.3.孔径的计算

5.1.4.基于氮气吸附法建立毛管压力曲线

5.2 基于高压压汞的孔隙结构特征表征技术研究

5.2.1.毛管压力曲线类型研究

5.2.2 孔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计算

5.3 与图像法孔隙结构表征结果的联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研究

6.1 全孔毛管压力曲线的确定

6.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表征

6.3 基于分形理论的储层分类

6.3.1 分形维数的确定

6.3.2 基于分形维数的渗透率计算

6.3.3 应用分形维数对储层分类

6.4 页岩微孔隙结构与页岩气产能之间关系

6.4.1 部分井钻井显示及获产情况

6.4.2 页岩微孔隙系统中天然气渗流

6.4.3 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以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氮气等温吸附、高压压汞测试为主要实验测试手段,结合岩心及薄片观察、有机地化特征测试、X射线衍射等辅助测试手段,开展了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微孔隙特征研究,重点开展了富有机质泥页岩微孔隙表征技术的研究,分析扫描电镜和MicroVision图像观察、氮气等温吸附实验以及高压压汞实验在微孔隙表征中的应用,建立了一套基于氮气等温吸附法和高压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结合沉积环境、矿物组成、微构造特征以及有机地化特征,厘清研究区泥页岩储集层宏观及微观方面的的岩石学特征,依据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石英+长石+黄铁矿”、碳酸盐矿物含量以及微构造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岩石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区发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⑵通过氩离子抛光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提出了微孔隙类型的成因划分方案,分为无机孔隙、有机孔隙和微裂缝三大类,其中无机孔隙划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原生孔隙包括:晶(粒)内孔、晶(粒)间孔和晶间隙,次生孔隙包括:晶(粒)内溶孔和晶(粒)间溶孔,有机质孔隙划分为有机质热成因孔(包括:出油孔、出气孔和气孔群)以及收缩孔(缝);分析成因认为泥页岩储集层中有机质孔隙主要受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控制,即随着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增加,Ro值大于0.9%时,裂解气量增加,天然气部分溶解于油中,大量分散的出气孔组成“气孔群”。⑶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65个富有机质泥页岩样品的微孔隙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合JMicroVision图像分析软件建立了孔隙定量表征技术,实现了对孔隙特征从扫描电镜下直观的形貌观察到孔隙结构的全尺度定量表征。该套技术的优势在于能针对不同赋存位置的孔隙进行分类研究,定量统计不同类型孔隙发育数量、孔径大小、面孔率、形状系数、概率熵等参数的分布特征。⑷通过氮气等温吸附实验和高压压汞实验表征富有机质泥页岩不同测试范围内微孔隙结构特征。文章根据不同样品的吸附—脱附曲线形态分别阐明了不同等温吸附式(Langmuir、BET等温吸附式)在泥页岩气体吸附过程中的适应性,基于毛细凝聚理论和开尔文方程,选用“HK法和改进的BJH法”计算了不同样品的孔径、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基于高压压汞测试结果中不同样品的进汞—退汞曲线,对相应测试范围内的孔隙形态及分选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评价。⑸建立了一套基于氮气等温吸附法和高压压汞法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全孔径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实现了全尺度定量表征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根据不同样品毛管压力曲线形态、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压力、饱和度中值孔喉半径、最大连通孔喉半径以及分形维数等参数,对研究区泥页岩储层类型进行划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