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盆地震旦系、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深部热液与伊犁盆地侏罗系表生热液对比研究
【6h】

四川盆地震旦系、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深部热液与伊犁盆地侏罗系表生热液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四川盆地地质特征

2.1.1 四川盆地沉积地层

2.1.2 四川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2.2 塔里木盆地构造地层特征

2.2.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地层特征

2.2.2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

2.3 伊犁盆地沉积地层与构造演化

2.3.1 伊犁盆地南缘地层概况

2.3.2 伊犁盆地构造演化

第3章 四川盆地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特征

3.1 四川盆地林1井灯影组白云岩宏微观特征

3.1.1 宏观特征

3.1.2 微观特征

3.2 林1井灯影组白云岩电子探针测试

3.2.1 测试方法

3.2.2 测试数据

3.2.3 测试数据分析

3.3 深部热液对白云岩影响分析

3.3.1 热液侵入期次

3.3.2 热液侵入过程元素含量变化

第4章 塔里木盆地深部热液对柯坪塔格组碎屑岩的影响特征

4.1 碎屑岩中填隙物特征

4.1.1 碳酸盐胶结物主要特征

4.1.2 自生石英的次生加大

4.1.3 硅质胶结物及赋存方式

4.2 热液溶蚀对碎屑岩储层影响

4.2.1 热液来源证据及通道

4.2.2 热液溶蚀改造储层

4.3.1 热液影响机制

4.3.2 其他相关的机制

第5章 伊犁盆地侏罗系表生热液的证据及意义

5.1 表生热液的形成过程

5.2 表生热液影响下的砂岩特征

5.3 表生热液的铀成矿过程

5.4 表生热液的影响特征

5.3.1 对泥岩的改造

5.3.2 对煤层的改造

5.4.3 对砂岩的改造

第6章 深部与表生热液的对比

6.1 深部与表生热液的形成机制异同点

6.1.1 深部热液

6.1.2 表生热液

6.2 深部与表生热液对沉积岩的改造

6.2.1 深部热液对白云岩的改造特点

6.2.2 碎屑岩受深部热液的改造

6.2.3 表生热液对沉积岩的改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受深部热液影响的四川盆地东南部的震旦系白云岩、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碎屑岩及受表生热液影响的伊犁盆地侏罗系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川东南地区林1井灯影组白云岩岩性特征、深部热液对白云岩影响分析、塔里木盆地柯坪塔格组碎屑岩胶结物特征、伊犁盆地侏罗系表生热液的产生与运移等方面对比研究后,总结了深部热液对白云岩及碎屑岩改造特点,表生热液的产生运移成矿情况。取得了以下的主要研究成果:
  川东南地区灯影组白云岩以原生晶粒白云岩为主,受热液影响明显。热液白云石岩石学特征明显。经过电子探针分析,初步了解了热液白云石形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变化,并发现在热液白云石形成期间发生了数次不同性质的深部热液流体侵入。
  塔里木盆地柯坪塔格组碎屑岩胶结物中可见多种高温和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研究认为柯坪塔格组碎屑岩地层的碳酸盐矿物形成受热液控制。经过对地质资料、前人研究的总结及岩心的宏微观特征,发现中1井有高温炙烤痕迹,并推测热液溶蚀应发生在二叠纪火山活动期,可形成有利储层。
  伊犁盆地侏罗系表生热液是刚提出不久的新概念。干旱气候下的自燃煤层在气候转变为湿润气候时,可形成表生热液,流动途径主要是渗透性砂岩层。煤层上红色砂岩是中高温热液影响的结果,白色砂岩为较低温热液影响结果。研究提出了表生热液的影响因素。
  表生热液与深部热液成因不同,故而性质也不同,对于围岩的改造也不同。深部热液形成于深部的高温流体活动,其热液的主要热源为深部构造热事件提供,流动主要受深部断层等通道控制。表生热液热量来源于煤层自燃,具地表较近,流动受限于渗透性砂岩层顶底板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