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世古环境古气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古气候研究现状

1.1.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沉积特征

3.1 剖面概况

3.2 相标志

3.2.1 颜色

3.2.2 岩石组分

3.2.3 原生沉积构造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3.1 沉积相类型划分

3.3.2 沉积相类型特征

3.4 沉积环境指示的古气候

第4章 古气候

4.1 矿物岩石学指标

4.2 主量元素分析

4.2.1 主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变化特征

4.2.2 相关元素氧化物比值变化特征

4.2.3 主量元素古气候分析

4.3 微量元素分析

4.3.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2 相关微量元素比值变化特征

4.3.3 微量元素古气候分析

4.4 氧化还原指标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中侏罗世古环境

5.2 中侏罗世古气候

5.3 中侏罗世古环境与古气候关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半世纪以来,大量温室气体的肆意排放导致了气温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引起了人类对气候变化和生存环境的重视。深入探究全球变暖状态下的气候演变过程和驱动机制,对预测和应对气候所引发的各种事件寻找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侏罗纪是地质历史中特殊的时期,具有典型的温室效应现象,其气候特征与转变界定的研究揭示了演化规律。对于丰富的海相研究而言,陆相研究更贴近人类生活,类型也更复杂。因此陆相研究不可或缺,但陆相区域规模因素的制约,导致沉积记录的分散,这对古气候的研究形成了障碍。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北方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东北部是重要的煤富集区,中侏罗统延安组是主要产出层位。大量具有气候指示性矿化物以及古植物化石的发育,为研究中侏罗世古气候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对野外剖面的实测、室内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的解释,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直罗组的沉积环境类型、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古气候划分。
  颜色、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直罗组砂岩以富岩屑和长石,中粗结构、分选较差、中等磨圆为特征。直罗组为曲流河分流河道-河漫滩沉积环境,发育河道、河漫滩亚相,边滩、河道滞留等微相;延安组为辫状河—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发育平原、前缘、前三角洲亚相,心滩,河道间等微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直罗组主量元素氧化物比值Ca/MgO(5.33)、SiO2/Al2O3(5.05)、FeO/Fe2O3(0.39)及微量元素比值Sr/Ba(0.42)、Sr/Cu(36.32)、Cu/Zn(0.18)均指示干旱炎热气候,而部分比值正异常,推测发生极热事件,U/Th、V/Cr、Fe2+/Fe3+值反映氧化环境为主。相应地,延安组主量元素氧化物比值(0.27、4.15、0.37)及微量元素(0.16、4.57、0.26)指示气候温暖潮湿,还原环境为主。砂岩与煤层的共生耦合关系为煤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沉积学支持,潮湿—干旱气候条件应证了全球侏罗纪气候的合理性与现今气候的呼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