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古地理演化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古地理演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沉积相的研究现状

1.1.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1.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3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分布

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

2.2 地层特征及分布

2.2.1 地层单元及特征

2.2.2 层序地层特征

2.2.3 地层对比

2.2.4 地层厚度展布与沉积中心迁移

2.3 区域物源分析

2.3.1 岩屑类型特征与物源分区

2.3.2 重矿物组合类型特征与物源分区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沉积相的划分标志

3.1.1 沉积学标志

3.1.2 古生物学标志

3.1.3 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划分方案

3.3 研究区及邻区主要沉积相发育特征

3.3.1 河流沉积体系

3.3.2 三角洲沉积体系

3.3.3 湖泊沉积体系

3.3.4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

3.3.5 有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3.3.6 陆棚

3.4 单井沉积相分析

3.5 沉积相对比

3.5.1 东西向对比剖面

3.5.2 南北向对比剖面

第4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4.1 延川南区块上古生界岩相古地理

4.1.1 延川南本溪期岩相古地理

4.1.2 延川南太原期岩相古地理

4.1.3 延川南山西期岩相古地理

4.1.4 延川南下石盒子期岩相古地理

4.1.5 延川南上石盒子期岩相古地理

4.2 延川南地区及邻区沉积模式及古地理演化过程

4.2.1 延川南地区及邻区沉积模式

4.2.2 延川南地区及邻区古地理演化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中型多层系含油气盆地之一,其中二叠系是最重要的含油气层位之一。目前,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古地理演化、成藏地质条件等研究十分有限,因此,开展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论文在前人区域研究资料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相关测试分析资料,对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分布特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
  (1)在地层划分与对比基础上,编制了延川南区块上古生界地层分布图件,揭示了该地区地层的平面分布状况,再现了不同时期沉积中心及迁移及演化特点。不同时期地层厚度展布与沉积中心迁移表明,延川南上古生界主要发育2个沉积中心,主要是由东西两条水下分流河道造成的,由早期的东西分异向晚期的中心北移转化为特征。
  (2)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层序界面标志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及邻区上古生界划分出了3个超长期旋回、7个长期旋回和20个中期旋回。
  (3)开展了沉积体系分析,根据钻井岩心、露头剖面、室内分析等沉积相标志特征分析研究,将延川南地区及邻区上古生界划分出了3大沉积体系组、6个沉积体系、7个沉积相和众多的亚相、微相类型,研究了其发育特征,并建立了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相应的沉积模式。
  (4)通过分析沉积相、砂体展布基础上,再现了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古地理特征,揭示了该地区上古生界古地理演化规律。认为在该地区本溪期、太原期主要发育潮坪、泻湖环境,属于低能环境,发育小型的障壁砂坝;山西组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体系;石盒子组研究区主要为辨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