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义敦岛弧带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6h】

义敦岛弧带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概述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岩浆岩

2.3.1 喷出岩

2.3.2 侵入岩

2.4 构造岩浆演化

第3章 侵入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3.1 印支期花岗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3.1.1 典型岩体

3.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3.1.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1.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3.2 印支期花岗斑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3.2.1 典型岩体

3.2.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3.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2.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3.3 燕山晚期花岗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3.3.1 典型岩体

3.3.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3.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3.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3.4 岩浆活动及其指示意义

3.4.1 花岗质侵入岩

3.4.2 中酸性火山岩

第4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4.1 与印支期火山作用有关矿床

4.1.1 VMS型矿床

4.1.2 与次火山岩有关矿床

4.1.3 斑岩有关矿床

4.2 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矿床

4.2.1 矽卡岩型矿床

4.2.2 热液脉型矿

4.3 小结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5.1 与成矿有关的重大地质时事件

5.1.1 花岗质岩浆成矿作用

5.1.2 岛弧火山岩成矿作用

5.2 成矿作用与矿床类型

5.2.1 义敦岛弧带矿床类型的划分

5.2.2 义敦岛弧带成矿作用

5.3 区域成矿分带

5.3.1 矿床成因类型分带规律

5.4 区域成矿规律

5.4.1 矿床东西向空间分带

5.4.2 不同类型矿床南北空间分带

5.4.3 成矿元素分带

5.4.4 成矿系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义敦岛弧带位于西南三江构造带,东边以甘孜—理塘缝合带为界,在西边临近中咱地块,呈豆荚状南北向展布,夹持于羌塘地块与松潘—甘孜地质体之间。伴随着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与强烈的构造运动,区内形成了大量不同种类的矿床,这些矿床储量大小不一,控矿因素复杂多样。通过对义敦岛弧带矿床与岩体的研究,发现义敦岛弧带上的矿床大都分布在白玉-义敦弧后盆地与德格-乡城主弧带上,成矿年龄上集中在237-208Ma与135-65Ma(侯增谦等,2003),这个年龄恰恰和区域上广泛出露的两条花岗岩带(措交玛-东措花岗岩带,雀儿山-格聂花岗岩带)年龄接近。由于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以时间为重要的划分标尺选取义敦岛弧带不同区域、不同成矿类型的7个典型矿床(呷村、嘎依穷、如金沟、昌达沟、雪鸡坪、措莫隆、砂西),在系统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义敦岛弧带北段为重要补充进行采样与光片与薄片磨制,部分矿床进行了硫、碳氧等同位素分析,对与矿床成因关系密切的岩体进行了主量、微量、稀土、锆石U-Pb测年等实验研究及数据分析,对比矿床特征、矿石组构、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特征,探讨重大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关系,并在区域成矿作用、成矿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认识:
  1)第一期成矿作用:印支期俯冲造山过程中不同洋壳俯冲角度导致的弧间裂谷成矿作用,即高角度洋壳俯冲作用导致的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VMS型矿床(呷村)、喷流沉积+热液交代型矿床(嘎依穷)、次火山热液型矿床(如金沟),低角度洋壳俯冲导致的斑岩型矿床(雪鸡坪),而南部的雪鸡坪和北部的昌达沟具有相同的矿床类型,都为斑岩型矿床,只是所处区域位置不同,岩浆来源深度上雪鸡坪更深一些。昌达沟所处的是张性环境,而雪鸡坪的环境是压性环境,所以导致了地球化学上的差异性。
  2)第二期成矿作用:燕山晚期弧陆碰撞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控制的与酸性岩浆侵入有关的成矿作用,其中的代表矿床为措莫隆、亥隆等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和砂西、夏赛等热液脉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3)义敦岛弧带空间分带规律方面从东向西表现为:中部,受德格-乡城主弧带控制的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部,受白玉-义敦弧后盆地控制的与壳幔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锡多金属成矿带、热液脉型银多金属成矿带。从南向北来看规律性,主要是德格乡-城主弧带,南部的矿床以斑岩型铜矿为主,中部出现次火山岩热液型为主的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如金沟、希拉沟),北部则以喷流-沉积型的铜铅锌矿床为主(呷村)及嘎依穷喷流沉积热液充填型铜铅锌矿床、昌达沟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从南向北显示出浅成斑岩型——超浅成次火山热液型——火山喷流热液型——超浅成次火山热液型——浅成斑岩型,矿床类型呈现对称分布的特性。义敦岛弧带成矿元素分带性从北向南,表现为Cu多金属(斑岩型)-Pb、Zn、Cu(喷流,沉积型-热液填充)-Ag、Pb、Zn、Cu、Au(喷流-沉积型)-Cu、Pb(Ag、Zn)(次火山岩型)-Cu多金属(斑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