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
【6h】

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研究背景

1.1.1教学评价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

1.1.2上海小学数学教学在国内外取得优异成绩

1.2研究问题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及过程

1.4.1文献法

1.4.2问卷调查法

1.4.3观察法

1.4.4访谈法

2.1.1评价

2.1.2教学评价

2.1.3课堂教学评价

2.1.4低年级段

2.1.5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2国内研究现状

2.2.1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2.2.2未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2.3国外研究现状

2.4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4.1认知领域的目标

2.4.2情感领域的目标

2.4.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2.4.4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性

2.5有效教学理论

第3章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调查研究

3.1调查对象的选择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调查对象的选择

3.1.2调查问卷的设计

3.2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实践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3.2.1面向教师的调查文件结果统计及分析

3.2.2面向家长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及分析

第4章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过程研究

4.1上海市M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现行方案介绍

4.1.1现行方案的制定

4.1.2现行评价方案中的信息收集

4.1.3现行评价方案中的信息处理

4.2上海市M小学数学低年级段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案例分析

4.2.1一年级《认识线段》

4.2.2与《说一说、分一分》的课堂案例对比及总结

4.3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的优劣势分析

4.3.1评价方案实践中的优势分析

4.3.2评价方案实践中的劣势分析

4.4上海市M小学数学低年级段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结果分析

4.4.1评价实践结果的分析

4.4.2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对教学的改变

第5章小学数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深化改进对策

5.1制定改进的评价方案及实施

5.1.1改进后的评价方案

5.1.2改进后的评价方案的实施

5.2实施改进方案后所获得的成果及反馈建议

5.2.1评价结果对教师教学的改进

5.2.2来自专家的咨询建议(附录D)

5.2.3来自教学任课教师的反馈

5.3未来课堂教学评价实践发展的现实对策

5.3.1多元评价维度和指标的选择

5.3.2评价主体能力的培养和选择

5.3.3本校化过程中的各类因素考量

5.4研究结论及反思

5.4.1研究结论

5.4.2研究不足

5.4.3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小学低年级段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塑造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等多方面都会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有教师、家长和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情况存在,教师缺乏一套完整的课堂教育评价体系,不能对学生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上有所不利。利用科学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中持续在践行的,并发展出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在这一研究背景下,本文则着重从学生学习评价的角度来开展研究,研究现状的不足及如何改进等问题以此反映教师的教学。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学生看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给出改进策略,有助于两者在评价实践中共同进步。 在实践研究中,对上海市M小学的低年级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现行方案的实践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该校课堂实际教学案例,结论发现该校低年级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以《小学低年段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为指导性文件来改进现行评价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优化,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