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
【6h】

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相关文献

1.3.2国外相关文献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分析法

1.4.2比较研究法

1.4.3定量分析法

1.5创新点和难点

1.5.1创新点

1.5.2难点

第二章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

2.1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变化

2.1.1电子文件大量产生

2.1.2数字档案馆的建立

2.1.3社会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

2.2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者素养

2.2.1信息素养

2.2.2技术素养

2.2.3创新素养

2.2.4自我导向学习素养

第三章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3.1招生现状

3.2培养方案

3.2.1培养目标

3.2.2研究方向多元化

3.2.3课程设置

3.3面临的挑战

3.3.1教育理念挑战

3.3.2教育环境挑战

3.3.3课程设置挑战

第四章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及启示

4.1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

4.1.1历史概况

4.1.2课程设置

4.1.3教学方式

4.2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4.2.1课程体系

4.2.2师资力量

4.2.3教学模式

第五章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

5.1适应时代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5.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数字化学习

5.2.1数字化学习的涵义

5.2.2数字化学习的内容

5.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快研究生课程创新

5.3.1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5.3.2加强文献阅读研讨课建设,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5.3.3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

5.4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5.4.1规范论文选题,把好开题报告关

5.4.2做好课题中期检查工作

5.4.3加快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5.5提升导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5.5.1提高导师学术水平

5.5.2增强导师的数字化处理能力

5.6与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协调发展,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等新生事物的出现,使档案工作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档案工作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素质,适应数字时代的档案工作,是目前高校和档案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2007年我国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状况及有关高校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的调研和研究,探讨数字时代我国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对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对比分析,总结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及其对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启示。结合档案工作发展变化趋势,在系统分析、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数字化学习;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快研究生课程创新;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提升导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出发,结合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本选题的创新点及难点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阐释数字时代档案工作的新内容,以及对档案工作者的新要求。 第三部分:对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数字时代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 第四部分:借鉴美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总结对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第五部分:在系统、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数字时代我国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 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并对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健康、持久发展进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