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细胞癌微侵袭灶病理及临床因素应用于放疗靶区确定的潜在价值
【6h】

肝细胞癌微侵袭灶病理及临床因素应用于放疗靶区确定的潜在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微侵袭灶的相关病理和临床因素及其应用于放疗靶区确定的潜在价值。
   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月期间149例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及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最大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肿瘤切缘必须大于1cm,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原发肿瘤周边子灶。通过病理切片阅片及外科医生的手术记录了解肝癌微侵袭灶相关病理和临床因素并在显微镜下确定肝癌微侵袭灶的距离。
   结果:149例肝癌的手术切除标本,79例(53.0%)有微侵袭灶。肿瘤微侵袭灶距原发灶的距离最远为4mm,范围介于0.5-4mm,平均1.64±0.09mm。有微侵袭灶的肝癌患者其术后复发率为44.3%(35/79),而无侵袭灶的肝癌患者术后复发为28.6%(20/70),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别(p=0.047)。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4.4%比77.1%(P=0.004)、48.1%比71.4%,有微侵袭灶患者的生存情况不如无微侵袭灶者,其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4)。肿瘤最大径、包膜情况、边界情况、门脉癌栓、TNM临床分期、Edmondson-Steiner分级、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肝硬化程度与微侵袭灶有关,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肿瘤最大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这五项简单的临床指标评分,评分介于0-2分者,自包膜外扩2mm即能达到96.6%的准确性,评分>2分者,准确性仅83.3%。在149例患者中,80例有CT的影像资料,并进行临床验证,即进一步将病理学指标与CT上的表现相验证,未行手术的肝癌患者放疗时亦可在五项指标的评分指导下确定GTV外扩到CTV的距离。对评分介于0-2分者,GTV可自包膜外扩2mm;评分大于2分者,我们仍建议GTV外扩4mm比较合理。
   结论: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与其肿瘤的侵袭程度有关,侵袭性高的患者易出现肿瘤复发,其生存期较无侵袭者短。肝细胞癌的微侵袭灶的外侵距离与肿瘤最大径、肿瘤包膜、门脉癌栓、血清中AFP值、末梢血血小板计数有关,通过这五项简单的临床指标评分,可以初步判断外侵的范围,并应用于放疗靶区外扩的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