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医学生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分析
【6h】

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医学生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理论模型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三、资料录入、整理

四、资料分析方法

五、质量控制

六、技术路线

结果与分析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环境分析

二、规范化培训医师对培训政策的满意度评估

三、医学生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态度调研

讨论

一、住院医师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良好

二、医学生对政策的目的虽然认同,但是仍持反对态度

三、住院医师和医学生对规范化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训政策的改进措施

五、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小结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国内外住院医师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附录

展开▼

摘要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于2010年初正式启动。本研究旨在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正式实施一年后,了解规范化培训医师和医学生两部分群体对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和态度。具体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环境分析;二是对规范化培训医师对该政策的满意度评估;三是医学生对该政策的态度和观点;四是为政策的实施调整提出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各培训医院招录的第一届规范化培训医师和上海各专科性医学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临床见习实习的医学生。
  研究方法采用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文献回顾;选择相关的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焦点组访谈;分析卫生局数据库中已有的招录等相关数据,了解住院医师招录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抽样方式,选择部分培训医院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各培训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医师对政策的满意度,选择部分医学院校来了解在校医学生对于该政策满意度;另外通过专家咨询和关键知情人访谈,进一步了解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具体推进的过程,指导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工作。
  所有数据利用epidata3.1进行录入,SPSS19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方法。
  通过调查显示,已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对政策的主要环节(包括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培训过程、培训者的待遇保障、执业注册等)、相关责任方以及责权进行了明确细致的界定,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保证政策的有效实行。已遴选、认定39家医院230个基地为本市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和培训基地,并在2010年成功招录住院医师1844名。各培训医院和培训基地积极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师资培训和管理、实施多种多样的日常培训形式、严格考核制度。
  结论:80%以上的培训对象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及其培训内容基本了解或有一定了解。住院医师对培训内容、基地设施、带教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较满意,但在生活条件、薪酬待遇、培训方式和培训效果方面满意度较低。有近80%的培训对象认为基本技能操作实践、典型病例示教及讨论等培训方式使自己在培训中获得较大收获。培训者对其临床能力提高进行自评的结果显示:除了医学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提高在不明显值段内,基本上在临床能力的其他各方面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都认为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医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医学生自认为对政策基本了解或有一定了解,但由于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近七成的学生对政策持反对态度。收入和就业压力是导致医学生对政策持反对态度的主要原因。医学生在医院见习实习的带教医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认为仅有实习期间的轮转并不能达到执业的标准,有效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才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保证。毕业生可能会因为各地政策不同而导致流动性增加。
  建议:规范化培训学员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临床技能,老师更加注意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能力,医院更加注重如何加强培训的管理、考核和评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和官方网络平台对政策进行宣传,培训基地之间加强联系。切实维护住院医师的权益,提高待遇,助力就业,增强住院医师的归属感;加强培训监督管理,重视教学质量;提高和保证临床带教医师积极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改革医学院校基础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政策弹性加强,向着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