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单中心500例病例数据分析
【6h】

新型磁控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单中心500例病例数据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磁控巡航胶囊内镜系统介绍

第二部分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流程

第三部分 单中心500例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正常消化道图像、典型病例及对照圆像

全文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磁控胶囊内镜研究和应用进展

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的胃十二指肠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但其存在风险大、痛苦多等因素,造成患者的依从性差,易导致漏诊误诊。胶囊内镜因其无创、简便、安全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逐步被推广。以往的胶囊内镜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和胃肠蠕动功能被动地进行观察拍摄,对于容积较大的胃腔无法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为解决胶囊内镜不可控的缺陷,武汉安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了ANKON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本研究对我院接受并完成磁控胶囊检查的500例病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正确评估MGCE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为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胃部疾病的筛查提供临床依据。
  目的:
  通过大样本、单中心临床研究,1、评估ANKON磁控胶囊内镜对诊断全消化道疾病的临床价值;2、140例患者通过MGCE与传统电子胃镜病变检出对比,评估MGCE对胃部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评估安翰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和自身性能的稳定性,为MGCE作为消化道疾病筛查工具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ANKON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500例患者(包括与EGD临床对比研究患者140例,仅行MGCE检查患者360例)进行临床数据分析。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500名患者,其中男性288名,女性212名,年龄10-88岁,平均年龄47.5±14.5岁,中位年龄47岁。无症状体检患者77名,有症状患者423名。仅行胃部检查患者58名,行全消化道完整检查患者442名。
  2、纳入的500名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部检查,胃部共检出病变289例,病变检出率为57.8%(289/500)。胃部总体的清晰度有效率为91.8%,胃部所有部位均可视度均完全的比率为38.4%。胃内清晰度和可视度从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总体呈递增趋势。
  3、MGCE通过和EGD在局灶性病变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在数量上MGCE检出病变能力好,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在病变的类型方面,对胃息肉、胃溃疡和胃癌检出的能力好,其他病灶检出能力一般,在病变的部位和大小方面,胃上部韵病变和≥5mm的病灶检出能力较好。
  4、MGCE对食管、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病变的检出率分别是2.2%(11/500)、5.9%(26/442)、19.2%(85/442)和0.9%(4/442)。在检查前行肠道准备的患者对于小肠病变检出率较未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高(23.3%vs9.1%,person卡方值=13.467,P<0.01)。
  5、MGCE全消化道病变总检出率64.0%(320/500),男性、年龄≥40岁的患者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40岁的患者,而无症状体检患者和有症状检查的患者在病变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
  6、MGCE胶囊平均工作时间为560.8±133.1min,平均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的时间分别为1.0±1.1min、106.0±101.1min、33.3±31.7min、274.8±119.9min、222.6±131.3min。女性患者GTT和SBTT长于男性,年龄≥40岁的患者SBTT长于<40岁的患者,消化道其余部位通过时间无明显差异。未通过幽门率2.9%(13/442)。完成全小肠检查有339例,SMCR为74.4%。
  7、研究中出现1例胶囊滞留的并发症(0.2%),患者后自行排出胶囊,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结论:
  MGCE通过本次研究证实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胃部疾病的检出率高,准确性好,其中胃癌、胃息肉、胃溃疡和胃上部、≥5mm的病变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检出能力好。目前对消化道其他部位的病变的检出效果不够理想。对男性、年龄≥40岁的患者病变检出率较高,有无症状对病变检出无明显影响。MGCE性能稳定,安全性好,可作为消化道特别是胃部疾病的筛查工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