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6h】

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思路

1.5研究项目来源

第二章油气成藏理论及应用技术

2.1油气成藏概念

2.2油气成藏理论

2.2.1网毯式成藏体系

2.2.2幕式成藏体系

2.2.3封存箱成藏体系

2.3油气成藏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

第三章古峰庄研究区概况

3.1研究区位置

3.1.1地理位置

3.1.2构造位置

3.2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

3.2.1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3.2.2深部地震地质条件

3.3区域地质特征

3.3.1区域构造特征

3.3.2区域沉积背景

3.3.3区域地层划分

第四章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

4.1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4.1.1原始资料

4.1.2地震叠加剖面品质

4.2地震资料解释及成图技术

4.2.1层位标定技术

4.2.2联井剖面对比技术

4.2.3叠后偏移剖面地震层位解释

4.2.4变速场成图技术

4.3储层预测技术

4.3.1人工合成声波测井技术(Seislog)

4.3.2测井约束反演技术(Strata)

4.3.3 Jason反演技术—约束稀疏脉冲法反演

4.4延长组长7泥岩预测—属性提取技术

第五章古峰庄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研究

5.1构造解释成果

5.2层序地层特征

5.2.1层序地层划分

5.2.2沉积层序充填特征

5.2.3层序地层格架

5.3生油条件

5.3.1延长组长7泥岩展布预测

5.3.2生油潜力研究

5.4储层展布预测

5.4.1长9期储层展布预测

5.4.2长82期储层展布预测

5.4.3长61期储层展布预测

5.4.4长4+51期储层展布预测

5.5圈闭条件研究

5.5.1圈闭类型

5.5.2圈闭可靠性分析

5.5.3圈闭有效性

5.6油气运移与保存条件

5.6.1油气运移

5.6.2油藏保存条件

5.7油藏类型及勘探目标选择

第六章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古峰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以大量的地质和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了钻井和测井资料,采取多方面相互:补充、完善,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古峰庄地区主力油层组的沉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重点讨论了油藏形成条件及其控制因素,建立了油藏形成模式。通过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细化了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勾绘出能够代表古峰庄三叠系延长组现今构造面貌的地震T<,T7>反射层构造图,以及本地区主力储层的横向展布范围等图件。 古峰庄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横跨马家滩一级断褶带和天环坳陷东西两翼。西部紧邻盆地西缘断裂带,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延长组沉积地层被多期断层切割形变,构造形态复杂多变,主要油藏类型为受到断层影响的构造油藏;研究区东部位于天环坳陷东坡,发育一系列成排成带的小幅度鼻隆构造,油藏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岩性油藏。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古峰庄地区的三个有利勘探区。

著录项

  • 作者

    杨全民;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炳强,郭亚斌;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130.21;
  • 关键词

    油气勘查; 油气储层; 油田地质; 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