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成藏动力学研究
【6h】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成藏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

2.1 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沉积填充特征

2.3埋藏史恢复

第三章生排烃特征

3.1 主力烃源岩评价

3.2 生排烃模拟参数

3.3 生排烃演化史

第四章 成藏动力演化及分布特征

4.1 古今地层压力特征

4.2 超压成因判别

4.3 烃源岩古压力特征

第五章 成藏动力与成藏模式

5.1 油气运移的阻力

5.2 油气动力与运移距离的关系

5.4 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不仅是典型的致密油藏,还与上覆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形成了“上生下储”的组合关系。为了搞清推动石油向下进入致密储层的动力环境,本文结合研究区埋藏史、热史、沉降史、生烃史及排烃史对扶余油层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通过6种方法对烃源岩超压成因进行了判别,并在此基础上定量恢复了关键成藏时期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成藏动力分布特征。结合储层物性、断层分布等特征,以成藏动力恢复结果为依据,进一步计算了石油初次及二次运移的距离。综合各类研究,分区带对三肇凹陷及其相邻区域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具体认识如下:
  在对青一段烃源岩进行有机质含量校正的基础上,认为本区青一段烃源岩超压系早期不均衡压实超压与后期生烃增压叠加所致。结合埋藏史分析认为,三肇地区青一段烃源岩经历了“不均衡压实超压形成-小幅抬升泄压-生烃增压-大幅抬升泄压”的压力演化过程;长垣地区青一段烃源岩经历了“不均衡压实超压形成-大幅抬升泄压-生烃增压-小幅抬升调整”的压力演化过程。
  结合生烃史、压力演化史及断层分布特征,认为青一段烃源岩于明水组沉积期末达到历史生烃高峰,并可通过断层向下排烃1680m,完全满足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依据储层启动压力梯度计算油气沿断层下排后侧向运移距离,认为明水组沉积期末三肇生烃中心侧向运移距离最高可达1600m左右,完全足够向周围传递运移动力。
  综合关键成藏时期压力、运移、构造及储层物性等特征,分区带建立了4个致密油成藏模式:①凹陷区成藏模式:“上生下储-超压驱动-断裂垂向运移型准连续分布”的成藏模式;②斜坡区成藏模式:“上生下储-超压驱动-断裂垂向+砂体侧向运移型准连续分布”的成藏模式;③长垣区成藏模式:“上生下储-浮力+超压驱动-断裂垂向+砂体侧向运移型准连续分布”;④朝阳沟区成藏模式:“上升下储-超压+浮力驱动-断层垂向+砂体侧向运移型准连续分布”的成藏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